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经济 > 百年特产 > 正文

北京两百多家超市现土豆馒头 土豆成为第四种主食 你接受吗?

时间:2015-07-08 00:45:12 来源:  作者:     【

近期,一种马铃薯馒头——也称土豆馒头,在北京市200多家超市悄然面世并热卖。据了解,到今年10月,销售范围还将扩大到京津冀的500多家超市。


这款看起来颜色略黄、与传统小麦馒头并没有太大差异的馒头的问世,并非简单意味着一个食品新产品的出现,其背后是我国千百年来粮食安全格局的重大改变——土豆将可能成为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品种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品种。


土豆主粮化破题之作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马铃薯主粮化是指将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由目前的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土豆馒头是今年年初农业部对外公布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后面世的首个主食产品。该项目被视为土豆主粮化战略的破题之作。


在北京市物美大卖场陶然亭店二楼,一袋袋三个装的土豆馒头与传统的小麦馒头摆放在一起。从外表看,土豆馒头与小麦馒头相比,除了颜色有些微不同,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差异。现场的售货员说,目前一天能卖二三十袋,顾客主要都是图新奇、尝鲜。


余欣荣认为,长期以来,马铃薯未能成为主粮的原因是“三缺”:一是国内马铃薯消费一直以鲜食为主,缺乏符合中国蒸煮饮食文化的主食产品;二是缺少适合中国主食产品如面条、米饭、米粉等的专用薯种与加工技术;三是民众多将马铃薯看作饱腹充饥的食物,缺欠引导作为主食消费的社会环境条件。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以及土豆馒头的成功,将可能改变上述局面。有关人士认为,推动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品种,旨在应对未来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口粮品种增产难之间的矛盾,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尽管我国粮食持续丰收,但并不能掩盖未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压力。专家预测,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


从副食到主粮要过几道关?


投放近一月,土豆馒头市场表现上佳。推广该项目的北京市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良工告诉记者,土豆馒头已经在北京240多家超市铺开,月销售额大概在55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最高的时候,一天能售出每袋为350克的八九百袋,日均售量在五六百袋水平。


记者采访发现,土豆要真正完全转变为主粮,前面至少还要闯过“三道关”。


——第一关,要有让千家万户家庭制作方便的技术和材料。土豆成为主粮的前提之一,是要能像小麦粉制作馒头、大米做成米饭等一样,让每个家庭能方便地制作符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土豆粉不像面粉,目前存在着发酵难、成型难、粘度高、易开裂等难题。


——第二关,价格要能为普通民众承受。目前,处于推广阶段的土豆馒头与小麦馒头相比,价格贵了差不多一倍。近期,小麦粉一吨大概是三四千元,而土豆粉一吨最低也要九千元。


——第三关,需要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饮食习惯风格迥异。土豆要主粮化,必须要有风格多样口味不同、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多元化需求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而被接受。(记者 吴涛 王宇 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