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嘉陵江畔,开放、生态的发展浪潮奔涌而来;
游走绸都大地,法治、繁荣的魅力画卷尽情舒展。
今年以来,南充市始终坚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着力打好招商引资牌,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从不断攀升的数字中,从现代化的企业厂房中,从城乡建设巨变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招商引资裂变的正能量。
信心:
发展信心如何树立?要牢牢抓住项目的牛鼻子,观念转型是最关键的一股绳
盛夏,位于高坪航空港的工业园区渐渐忙碌起来,一车车工业原料运送到各个工厂,加工好的产品打包、装车。目前工厂订单明显上升。园区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几个月前,景况却大相径庭。在乍暖还寒的季节,伴随全国、全省经济列车减速,南充可持续发展的阵痛,让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
实体经济成本高,企业利润下滑,融资难题日益凸显,企业投资动力衰减;
尽管经济增长仍居川东北区域城市之首,但发展模式依然粗放,经济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
站在新一轮发展起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南充市上下追赶跨越的新课题。
计算机芯片制造业流行着一个定律,即达维多定律,其核心思想是,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先于对手否定自己,率先开发出新一代产品。
将金凤引到良巢来,是一场激烈异常的竞争。那么,内陆城市南充如何增加决胜的砝码?怎样用达维多定律勾勒自己的发展路径?
事实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构建三大战略、两个跨越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南充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今年1月,南充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项目争取再一次被提升到全市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李仲彬在会上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始终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科学规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大力推进项目,全力保障项目。
在南充决策者心中,对南充发展的动力,有着深远的思虑。
打造开放的投资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敞开胸怀、放开思维、主动作为,主动去宣传南充、介绍南充、推荐南充,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给企业家信心,给投资者信心,给社会信心。李仲彬语重心长地对全市干部说。
那么,重点项目从哪里来?
李仲彬的话掷地有声:重点项目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我们主动作为去争取、去引进。要用发展的、战略的眼光用心研究重点项目,用功寻找重点项目,用力争取重点项目。
思路决定出路,信心引领行动。
于是,南充上下统一了认识:围绕全市4+2优势产业,将目光锁定在产业高端和重要节点,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发展前景好、具有战略性和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产业发展路线图清晰可见:全市紧紧围绕载体建设和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深化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质项目,更加注重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群引链;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方法,更加注重精确化、精准化、精细化招商。
以精准之策应对下行压力,用定向发力促进项目落地细心观察的人们发现,这正是南充全市经济发展出现企稳向上的深层次原因。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充市除了加快实施鑫达高分子材料等2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等39个项目开工建设之外,全市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130个以上,新开工招引项目120个,到位资金460亿元以上。
环境:
招商引资环境如何优化?这里看到的服务角度,锁定的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景深
优良的发展环境被视为企业生命线。环境,无疑也包括人的素质、精神状态与工作作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果不能剔除旧有的老一套土规定等惯性思维,发展一定会是举步为艰。
为此,南充市委响亮地提出:项目招商引资和推动没有局外人,都是参与者。在保障项目上,人人都要做加法、做乘法,人人只准开绿灯,决不能开黄灯,更不准开红灯;谁不做加法,谁不做乘法,谁不开绿灯,就要坚决处理谁。
踏着开放的鼓点与旋律,南充人民长底气、生朝气。
新年伊始,一场以优化投资软环境、打造川东北投资首选地的投资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在南充全面铺开,倾力集中清理、重点整顿影响投资软环境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与企业家座谈,了解企业发展需要,尽最大能力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向社会各界问计,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亲商重商的服务环境和安全有序的法治环境。
在整治投资软环境的同时,南充市着力强化精细服务,以推动项目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证照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及时落实优惠政策,化解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为项目尽快履约开工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南充还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建设领导挂联制度,明确市县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细化工作责任,挂图作战,限时推进;畅通客商诉求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大项目统筹协调例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开展签约项目履约建设回头看活动,对2013年、2014年签约重点项目的履约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实行领导挂联、挂牌督办、定期通报。
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要把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只有打好手中的‘服务牌、‘政策牌,走‘以人为本的引资之路,降低投资者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让外来投资者真正感受到‘洼地效应。南充市投资促进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担当:
招商引资路上还有多少荆棘?越是有难度越是敢拼,横刀立马在南充已是常态
加大招商引资和开放合作力度,是推动南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敢想,敢干,敢试,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今年全市各级招商部门在抓大项目时,敢去敲世界500强企业的门,敢去敲冠军企业的门。大项目、好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直接参与推进,尽最大努力支持,始终盯住大项目、好项目,大企业、好企业不放,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李仲彬这样要求着自己。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越是有难度越是敢拼,横刀立马在南充已是常态。
2013年,鑫达集团启动其30万吨四川南充生产基地的筹备工作,由于需要增加投资、土地转让等因素,去年底,企业打起了退堂鼓,准备撤资。
2015年1月5日,履新不足十天的市委书记李仲彬便风尘仆仆奔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考察鑫达集团总部,深入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李仲彬诚恳地向鑫达决策者表示,在南充的所有企业,南充市委、市政府都将给予全力支持,甘为企业当仆人,为企业服好务,将各方面的发展环境营造好,将方方面面的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好,让企业放下所有包袱、在南充好好发展。
南充需要企业、需要大企业,需要企业家、需要优秀企业家。真情意切的话语,成为打开僵局的钥匙。
两周后,鑫达集团负责人一行来到南充,再一次和南充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就生产项目推进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南充市委、市政府领导再次表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南充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真诚希望鑫达集团将核心的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和设备投放到南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被南充为企业着想、为企业负责的真诚情怀深深打动了,坚定了我们在南充投资的信心。在当天的会见现场,鑫达集团董事长韩杰动情地说,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再造一个鑫达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年底建成投产。
鑫达项目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该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同时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正是这样的诚信和执着,鑫达项目成为南充招商引资的样本,充分体现了南充勇克难关的责任与担当。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发扬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从一个一个重点项目抓起,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干起。对年度重点推进项目,要挂图作战,列出项目清单、时间表、路线图。
今年,南充还将充分借助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川欧经济合作交流暨投资项目洽谈会等重大展会和省上组织的各类专题产业招商活动,主动出击,广泛对接一批有效投资信息。5月上旬在香港举办的四川现代服务业香港推介会,南充国际商贸城、嘉陵江第一曲流旅游度假区等22个项目被省商务厅列入全省推介项目,投资总额达407.6亿元。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而搏。
勤劳朴实的南充人民正以冲锋的姿态,迎接新一轮发展的嘹亮号角
2016-01-12
2016-01-12
2016-01-12
2016-01-12
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