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着名的人物之一,他有句人生格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体面、场面、情面。
体面
体面,就是做事恰如其分,不可失了身份。据说杜月笙讲过: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杜月笙自幼失学,胸无点墨,前半生的黑道生活,又使他染上了一身流t民习气,也就是站无站相,坐无坐相。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名以后,他逐渐懂得,在这花花世界的上海滩,光靠拳头是不行的。因此,他每日请先生读报,一度还时常练字,虽然终未练出像样的书法,但自己的名字“杜镛”两字,终于可以到处漫签了。
他还用重金聘请说书先生,长期聆听《三国》、《水浒》、《岳传》、《七侠五义》等大书,从中得到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学习古人的气度与权术。
杜月笙常说:“衣食足,应当礼义兴了,不能再让人家一看到就讨厌害怕。”从著名记者徐铸成到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薛畊莘,从与杜氏儿子同学的著名电影人沈寂到杜的好友杨管北的公子杨霖,他们眼中的杜月笙,从来都不是飞扬跋扈的样子。
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时刻,经过多年历练的杜月笙,已胸怀家国意识,为民族抗战尽了不少力。
在抗日救亡高潮中,杜月笙响应蒋介石“航空救国”的号召,以一己之力奉献两架飞机,“月华号”给了上海飞行社,“月辉号”给了从法国学航空归来的孙桐岗,开国民献机的先河。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