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招商引资 |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生产引资 > 正文

北京延庆谋创教学新模式 为农村培育新型农民

时间:2015-08-18 00:24:30 来源:  作者:     【

  把课堂开设在田间地头,把人才植根在乡村里。延庆第一职业学校和延庆县职教中心创新“接地气”的教学培训新模式,造就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乡村旅游插上腾飞翅膀

  豆腐宴、蘑菇宴、长寿宴、南瓜宴……一桌桌富有农家特色的宴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甚至连老外到了延庆,也少不了要到珍珠泉乡品尝南瓜宴的新鲜。

  延庆农家宴如此火爆,完全得益于民俗旅游的培训。

  说起来有些话长。延庆第一职业学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多年来按照“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并重”的职能定位,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2005年1月,他们专门成立了培训部,针对延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与县旅游委、各乡镇合作,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大规模培训。

  他们依据旅游六大要素,围绕“吃”,开设了农家餐饮类课程;围绕“住、行”,开发了农家院服务接待、环境建设课程;围绕“购”,开设了农产品营销、民间工艺制作课程;围绕“游、娱”开发了乡村旅游解说课程。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民俗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培训内容。教师亦可根据学员的选择重新组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需求,就给力,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这样一来,使得延庆县数千名农民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珍珠泉乡的民俗户王春香说:“特别感谢延庆一职和乡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培训机会。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菜肴制作和旅游接待礼仪,还提升了我们乡村旅游接待水平。”

  正是这年均逾5000人次的一期期培训,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从而带动了餐饮业的迅猛发展,让那伴着乡土气息的农家宴声名鹊起,火爆异常。因此,延庆一职也获得了“北京市农民培训先进学校”。

  把涉农课程开在田间地头

  四海镇板栗种植大户田正财说:“自家有千余棵板栗树,自己过去苦于管理经验少,产量上不去。后来,听说延庆县职教中心果树中专班专门为果农开办培训班,我别提多高兴啦,立即报了名。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栽培管理板栗上少走了许多弯路,知道不同年份得采取不同的修剪管理,懂得了因树修剪、看码留枝、随树做形。通过学习后的科学管理,这几年板栗喜人,年年丰收,我打心里美。”

  其实,像田正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延庆县职教中心,主要承担新型农民培养和职业教育的教科研管理工作。2008年,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开展第二个年头,职教中心发现一些涉农专业由于农忙而难以持续,一些农民由于缺乏系统的田间指导而发愁。延庆职教中心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引入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模式。课堂设在田间,其培训方式是采取自下而上的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围绕作物全生育期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趣味培训,既弥补了传统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中农闲季节缺少实践、农忙季节短线操作的不足,又填补了田间学校在理论方面的欠缺,农民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从2009年开始,他们把农民学历教育和农民田间学校合为一体,平均每年8个班,一个班40人。参加学习的都是纯农民,年龄50岁左右。延庆县职教中心目前有农民中专班120个,农民田间学校23所。

  “两校合一”办学模式,农闲时办好中专学历教育,进行全面的农业实用技术理论知识培训,及时给农民充电;农忙时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培养学员动脑动手能力。这样一来,合理安排了农民的时间,也收到了办学实效,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延庆县职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

  延庆县职教中心的高校长说得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力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