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西瓜美名远扬,有“汴梁西瓜甲天下”的美誉。这个美誉的背后,不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而且有“土专家”的默默奉献。47岁的农民王二林,痴迷汴梁西瓜研究近20年,从“一穷二白”的瓜贩到农技师,再到开办西瓜研究所培育西瓜新品种,王二林不愧为西瓜技术达人。
7月27日,记者跟随王二林来到了祥符区袁坊乡的一片瓜田。顶着烈日,王二林不停地观察研究瓜田里的西瓜,不一会儿,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王二林说,作为开封人,他对汴梁西瓜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爱。1996年从原单位辞职后,他买卖西瓜养家糊口。后来,他发现同样是西瓜,有些西瓜个大、沙甜,还卖上了好价钱。经过和瓜农、瓜商探讨,他总结出好西瓜不仅仅需要精湛的种瓜技术,更需要优质的瓜种。
“当时咱开封的黑皮西瓜和花皮西瓜绝对是叫得响的好瓜,我一次能吃上大半个西瓜,这么好的瓜,咱得让其他地方的人也尝尝。”王二林说,种植过程中,他发现这两种瓜在抗重茬等方面有欠缺,便在自己的瓜田里试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研究,抗重茬的新品种问世了。
“推广太难,恨不得倒贴给瓜农一些钱,让人家种咱研究出来的瓜种。”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研究出瓜种的时候,王二林无奈地说,他向适宜种该品种的地方瓜农免费赠送瓜种。瓜农在培育过程中有任何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到场进行技术指导。夏季雨水多,担心试种的新品种西瓜被淹,他和瓜农一起冒雨到地里排水也是常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试种,王二林收获了新品种。他和瓜农一起打开新品种瓜后,王二林和瓜农都笑了。瓜农拉着西瓜到市场上销售,一整车西瓜被一个识货的新乡商人以高出市场价0.15元的价钱全买下了。卖完西瓜,瓜农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了王二林的家,要求掏双倍的钱预定第二年的瓜种。
有了这个开端,王二林的汴梁西瓜研究一发而不可收,他和妻子成了汴梁西瓜发烧友,夫妻俩通过自主学习取得了农技师等相关证件。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他和妻子研究出了博赛、懒汉、抗重茬、菠菜先锋等多个系列西瓜品种,受到广大瓜农追捧,同时还成立西瓜研究所,加入了我市种子协会。
记者采访王二林时,滑县的瓜农刘青山打来电话,向王二林定来年的西瓜种子,他还帮邻村的瓜农也定了一批汴梁西瓜品种。
“俺种王二林研究出来的开封西瓜有十几年了,年年都有好收成,亩产比其他瓜高出七八百斤,而且沙甜可口,卖价每斤也能比市场普通瓜贵两毛左右,拉到市场上很快就能卖完。咱汴梁西瓜吃香着呢!”刘青山笑着说。
(张苗苗)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