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经济 > 地方特产 > 正文

“浆果之王”花开桐乡 小蓝莓成桐乡特色农业新名片

时间:2015-08-20 01:02:12 来源:  作者:     【

  初夏,正值蓝莓丰收的季节。在崇福镇利顺村的姚金根30亩蓝莓再获丰收之时,石门镇墅丰村的85后大学生来云峰3年的等待也终于有了结果,他的108亩蓝莓农场喜获丰收。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蓝莓种植逐渐从许多人口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桐乡遍地开花,成为桐乡特色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十年探路

  摸索到美国蓝莓桐乡结果的秘方

  蓝莓作为浆果之王,对土壤要求和种植技艺要求特别高,蓝莓是否适合在桐乡规模种植,这一度成为困扰许多农民的问题。一些农技专家认为,桐乡是中性土壤,种植蓝莓容易出现死株现象。同时,蓝莓种植投入成本较高,种植风险较大。

  蓝莓市场价格高,效益好,许多农民还是忍不住一试。2003年,姚金根买来250株幼苗,开始试种蓝莓。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枝头少有挂果,而且果实又小又涩。就这样,姚金根屡败屡试,到2013年,终于获得成功。

  十年探路成功的秘诀在哪?老姚说,蓝莓喜欢偏酸性土壤。为创造出适合蓝莓生长的酸碱度,老姚摸索出了一套土办法。他在土壤中加入硫黄粉,并多施草木灰、木屑和有机肥,保证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控制好以后,蓝莓的开花期和坐果期管理就相对简便了。在试种成功以后,老姚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每亩毛利润可达四五万元。

  同样,为改变土壤酸碱度,来云峰选择的办法是在地里种一季玉米,玉米成熟以后,把秸秆留在地里,成了肥料,再埋入草炭,逐步将中性土壤改变成适宜蓝莓生长的酸性土壤,最终获得成功。

  转变观念

  蓝莓成桐乡特色农业新名片

  农业电商作为一种新型潮流,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也成为桐乡农业营销策略转型的一个缩影。姚金根说,前几年,临平一家旅游公司包揽他们50%的成品蓝莓果子,其余的被销往嘉兴、杭州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和超市。但受礼品市场和公款消费禁令的影响,以传统模式销售,蓝莓并不好卖。

  搭上电商快车,蓝莓的效益倍增。面对销售困境,老姚的85后儿子姚忠友试着用微信发布平台推销自家的优质蓝莓,结果出乎意料,全国各地的客户通过微信下单,他们用快递邮寄,每亩蓝莓销售额达万元,这让老姚信心倍增。今年,10亩蓝莓上市以后,总产量达2500斤。姚忠友坚定选择走微信营销的道路,主打江浙沪市场,还为蓝莓注册楠枫商标,蓝莓每斤最高卖到了100元,但仍供不应求,微信渠道营销额占到60%以上。

  而来云峰则希望通过走休闲观光的路子,提升蓝莓的附加值。现在,这个蓝莓农场里还有十多亩预留地,来云峰打算搭一间木屋和一些玻璃房,供来采摘的游客休闲娱乐之用。通过嫁接互联网与旅游业,小蓝莓逐渐成为桐乡特色农业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