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招商引资 |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特产专卖 > 正文

围绕“引”字做文章 产业扶贫辟蹊径

时间:2015-09-23 01:23:41 来源:  作者:     【

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5000余元增加到2014年的11200余元,增长一倍多;预计今年将增长12%以上,达到12600元。


近年来,昔日贫困村——富顺县永年镇洗马村独辟蹊径,引进资本促进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一步步向小康村目标迈进。


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今年59岁的许祖琴是该村十二组村民,因为丈夫有病,生活很困难,房子也快要倒了,被纳入低保户。近几年,她一直在本村四川锦盛源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务工,种植管理桃、李和葡萄等水果,每月工资1300元。她家还将几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进流转费几千元。


2013年初,得知洗马籍外出成功人士付刚洪建在成都的农业科技公司,因为客观原因被要求迁移。镇、村干部立即赶到成都,邀请付刚洪回家乡投资兴业,带头推动全村产业扶贫,并承诺提供最好服务。


被干部们的诚心所感动,付刚洪很快回村投资。公司规划总投资2.6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流转土地1076亩,完成投资近亿元,建成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智能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和700亩的现代观光农业基地,常年解决198名当地贫困群众就业,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48万元,建设过程中支付人工费900万元。


引进企业建立专合组织


“咯咯咯、咯咯咯……”9月12日,村民明光润饲养的几十只蛋鸡,在房前屋后欢快地觅食。“天翔公司免费送小鸡苗给我们养,还经常来指导技术,并以保护价回收鸡蛋,一年收入好几千元。人家这样帮我们,真的很感谢!”明光润说。


长期以来,洗马村很多村民都有养殖蛋鸡的习惯,但规模小效益低,原因是没有资金和带领人。2014年初,镇、村就将蛋鸡养殖确定 “引进资本+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以地招商”,引进在本县互助镇拥有大型养鸡场的老板李於刚来村打造蛋鸡产业,并成立专合社。


合作社一年多已投资1700万元,流转土地36亩,建成常年存栏20万只蛋鸡的智能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在全村发展经纪人18人、社员100多人,他们基本上都是本村低收入家庭,也像明光润一样得到合作社大力扶持。目前,合作社已为社员创造产值200多万元。


引来外地老板盘活资产


今年暑期,该村十一组65岁的村民章存根非常高兴,孙女考取了师范大学。他是低保户,2007年儿子患肝癌去世,媳妇离家出走,母亲80多岁,两个孙女还在读小学。近几年,他把家里5亩土地流转给明望公司,每年收入4200元;他还在公司上班养鱼,每月工资1200元。


2008年,永年镇引进某公司到洗马村从事农业开发,2010年经营失败。但当时该公司建设的900亩鱼塘及其附属基础设施,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2013年底,村“两委”进行招商选资,引进具有5年农业经营经验的自贡市明望农业有限公司到村落户。公司在原900亩基础上流转土地430亩,目前已投资75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特种生态鱼养殖基地和椿树种植园,基地鱼塘解决13个组1000多亩土地灌溉用水,解决78名当地贫困群众就业。明望公司还成立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村民80人为会员。


洗马村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已成为富顺县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全村贫困户由2011年的163户653人下降到2014年的57户226人,预计到今年底还将减少18户,仅剩相对贫困户39户。(四川农村日报 肖慈旭 特约通讯员 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