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实用信息 |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信息 > 致富信息 > 正文

小樱桃做出致富“大文章”

时间:2015-10-21 00:15:41 来源:  作者:     【

  居住在纳雍总溪河两岸的群众种植樱桃的习惯历来已久。

  不过,此前总溪河的樱桃有个致命伤不能过夜。也就是采摘下来的樱桃必须当天吃完,如果等到第二天就坏了,有的甚至还等不到第二天。加上之前交通不便,村民们栽种的樱桃多为自己吃,或者在附近乡镇卖出三五斤,根本不能远销。

  直到一个叫徐富军的当地农艺师根据偶然发现的一株异种樱桃,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与普通樱桃相比,不仅颗粒大、肉质厚,还没有大小年之分,年年丰产,关键是,从树上采摘下来后,常温下可以四天不变色,基本解决了不过夜的难题。因其形状和颜色都像玛瑙,徐富军干脆就叫它玛瑙红。

  玛瑙红让当地群众迅速富裕了起来。各种农家乐、烙锅、烧烤摊、餐馆、休闲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家家户户修了新房,买了轿车。随着玛瑙红的名气渐渐增大,外地很多人慕名而来引种栽培,目前在四川、云南、重庆、湖南等地已引种成功。

  尤其是高速公路开通后,慕名而来品尝玛瑙红樱桃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玛瑙红红了。而那个叫徐富军的农艺师却依然在自己的果园里默默坚守和耕耘着,如今,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有外出打工的老乡都返乡种樱桃,一起发樱桃财,吃产业饭。

  结 缘

  1986年7月,徐富军毕业于黔西南州农校园艺专业,随后被分配到县农业局农工商资源开发公司工作。1990年,在县农业局担任技术员的徐富军经过短暂权衡后,积极响应县委、政府鼓励机关干部职工领办四园三场的政策,留职留薪回乡领办了总溪河园艺场。

  1996年的一天,徐富军在对自己的果园进行管理时,偶然发现一株樱桃与众不同,出于专业敏感,徐富军怀着无比兴奋和满腔热情,查阅大量资料,确定这是一株变异植株,于是产生了利用该变异植株培育一个新樱桃品种的想法。他像照顾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密切关注樱桃植株的生长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无性系繁殖,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种植,经过试验、示范、推广,逐渐选育成一个新的樱桃品种玛瑙红樱桃。2011年12月份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做 大

  玛瑙红樱桃好不好吃,还得市场说了算。2004年,徐富军带着玛瑙红樱桃样品到贵阳试销,被一酒店以16元每公斤的高价全部买下。

  回来后,他信心十足,开始扩大玛瑙红樱桃种植面积,2006年7月注册了致力于玛瑙红樱桃育苗、种植、销售、研究开发的纳雍县万寿玛瑙红樱桃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被评为毕节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4月,

  他又注册了玛瑙红商标。2010年,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以公司及基地为主要依托的纳雍县玛瑙红樱桃产业示范园区正式成立,2014年4月经省批准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4年3月民革纳雍县总支授牌命名为民革纳雍县总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徐富军在发展公司的同时,按照发展一业、致富一方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玛瑙红樱桃产业,积极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目前,徐富军经营着100多亩的樱桃园,正在建立起完善的樱桃产销链。而樱桃产业也在纳雍县的10多个乡镇全面铺开,并引领当地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做 强

  2007年3月,《贵州日报》一篇题为农艺师徐富军痴情水果产业,扎根深山20年,科研成果玛瑙红樱桃引领一方百姓致富的报道,让徐富军一炮而红。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毕节日报》、毕节电视台相继推出的专题报道更是火上浇油。

  荣誉接踵而来,2007年全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他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称号,2009年获毕节地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省人民政府表彰,2011年获毕节地区百名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获全国科普示范带头人荣誉称号,2013年4月获毕节市科学技术奖。2013年6月毕节樱桃良种选育与优质栽培示范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同年12月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3年12月毕节玛瑙红樱桃选育及高效栽培示范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面对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徐富军并不满足,而是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他说,将依托现有的基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优势,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引进技术和加工设备,进行玛瑙红樱桃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公司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推进玛瑙红樱桃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玛瑙红樱桃产业化经营发展,带领更多老乡发樱桃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