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经济 > 特产基地 > 正文

师宗冬季农业生产扎实推进

时间:2015-10-23 01:39:14 来源:  作者:     【

  本报讯 为切实推动冬季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师宗县坚持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三增”工作目标,以发展“一薯两菜两麦”(冬早马铃薯、冬早蔬菜、冬油菜和小麦、啤饲大麦)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抓好示范、整体推进,推动冬春农业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品牌化、品牌农业工业化,全面提升冬春农业开发水平,为2016年夏季粮油丰产丰收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该县计划今冬明春全县播种冬春作物面积67.7万亩,实现产量26800万公斤,其中,夏粮27.5万亩,经济作物40.2万亩;实现夏粮产量5100万公斤、油菜籽产量3700万公斤、蔬菜产量18000万公斤;实现冬春农业开发综合产值6.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80元以上。

  该县根据当地优势和农民种植意愿,结合不同生产区域特点、大小春茬口和市场需求,早宣传、早发动、早部署、早落实,及时谋划安排冬春生产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逐级分解落实冬春种植面积,及时将冬春农业生产各项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扩大冬春作物种植面积。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培育本区域优势冬春产业。在作物布局上,调整优化小春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扩大冬早马铃薯、大小麦、蚕豆种植面积,压减低产低效杂粮杂豆作物面积;在稳定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突出冬早蔬菜、冬油菜的种植面积。在区域布局上,坝区以发展优质双低油菜、冬早蔬菜、小粒加工型及鲜食蚕豆开发为主,大力发展外销无公害蔬菜;山区或半山区以发展啤饲大麦、专用型小麦种植为主;山区以发展山地蔬菜和杂粮杂豆作物为主;水源条件较好的低热河谷地区以发展冬早马铃薯、反季节蔬菜为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地块布局上,合理开发利用冬闲田地,利用水源条件较好的果园、桑园间套种适宜的粮经作物,对其他空闲地,积极发展冬季饲草、冬绿肥种植,培肥地力,提高复种指数,努力避免冬季农田地抛荒撂荒。

  该县以组织实施农业部和省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蔬菜标准园、间套种示范片、冬早马铃薯样板等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各类作物示范样板建设,加快良种良法良制示范和推广,通过大样板、大示范提升单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该县加大对冬春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强高产创建、间套种、小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配套服务与市场监管,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分析预测生产需求,抓好种苗、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调剂、供应,保证生产需要;要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农资质量抽检,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利益。要努力做好产销衔接,组织冬早蔬菜、冬早马铃薯订单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