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博览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博览 > 特产文化 > 正文

牡丹故事——牡丹王

时间:2015-11-03 00:43:37 来源:  作者:     【

在曹州牡丹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老梅花,少牡丹。意思是说,梅花越老,开得越丰腴鲜艳;而牡丹呢,恰在青春时花儿开得才最雍容华贵。可是,人们传说,民国初年,曹州赵楼村南面,有一棵生长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牡丹树,叫脂红。这棵牡丹,树高丈二,枝长丈八,主干有碗口般粗细,开花红似胭脂,人称牡丹王。
牡丹王花开数百央,红霞一片,香气袭人。夏天,老人们坐在树下乘凉,孩子们爬上树上玩耍。这件事在十里花乡传为奇谈,时间久了,当地的百姓官员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谷雨时节,牡丹王盛开,甚至峤 里之外的人都来观赏。当时,曹州镇守史陆郎斋对牡丹王早有所疗,亲自一看,果真名不虚传此人不学无术,又专横粗暴,惯会巴结上司,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他多次提出要买牡丹王,花农们执意不允,只好作罢。
窃国大盗袁世凯准备在北京做皇帝,陆郎斋一看时机已到,为了讨好袁世凯,青去直上,就想拿这牡丹王作进贡礼。这年春天,牡丹花又开了。陆郎斋带领一干人马,耀武扬威地来到赵楼牡丹园。只见王彩缤纷的花海之中,牡丹王鹤立鸡群般地高高挺立着,红光耀眼,浓郁的花香沁人肺腑。陆郎 斋心中暗想:好一株牡丹王王,我若能得手,呈南上去,不悉得不到荣华富贵?想到这里,使命人强抢牡丹王。
闻讯而来的花农们苦苦哀求:不行啊!这‘牡丹王是俺花乡的传世之宝啊!挖不得呀!陆郎哪里肯呀?在花农们的抗议,要骂声中,陆郎斋强行挖走了牡丹王。
陆郎斋得到了牡丹王,得意洋洋接着,他又派了专车,亲自护送着送到北京,见到了袁世凯。袁世凯见后,喜出望外,陆郎斋的官职也连升三级。
后来,袁世凯又令陆郎斋护卫着把牡丹王差额主河南冁德府,栽到袁世凯的公馆里。没过多久,牡丹王在袁氏公馆枯死,坐了八十三天皇帝 的袁世凯,也被全国人民赶下了台牡丹乡的花农们得知牡丹王枯死的消息,悲痛欲绝。有人赋讨一首:

窃国大盗用小人,国遭灾难花不存。
灌注心血百余载,枯死异乡刀剜心。
关键词: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