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农民的孩子、我们是‘农二代;我们想把父母乡亲种的、养的,零添加、无污染的土特产在互联网上卖出去;我们想用所学的知识,把家乡拉上互联网这趟高速列车21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河南大学农二代的O2O创业项目捧得金奖,8位农二代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真庆幸,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行路人!提起创业梦的最初,团队成员朱健涛感慨。
2013年从河大毕业后,朱健涛曾选择到上海打拼,当时从事的工作是互联网农产品推广,看着一笔笔农产品网上订单,他不禁想起家乡那些经常滞销的果蔬粮食和父辈愁苦的叹息。
为什么不做自己的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呢?为什么不为家乡的父老找一条出路?思前想后,朱健涛今年辞职回到了河南,打算把家乡的土特产拉上互联网销售。
创业之初,朱健涛原打算独自前行。一次偶然,在母校读研的李少楠得知他的创业计划,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第一个、第二个第八个,最终,同一个梦想,让8位年轻人聚在了一起,农二代O2O创业团队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希望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我们‘农二代专属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O2O平台,结合人们现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为目标客户投放、推送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信息。最终,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源地可查的健康食品,为农户‘挖出农产品的最大价值。提起自己的创业项目,这些年轻人滔滔不绝。
从理论到实际,真正迈出创业脚步需要大笔资金。对于这些自主创业的农家娃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为了梦想,他们决定放手一搏,决定在创业的同时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就这样,带着对土地的热爱,8个河大人、8位农二代携手开始一场追梦之旅。
作为一个全新的团队,他们合作之初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团队成员磨合、观念分歧、方案争执、经费难题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几轮辩论下来,大家总能调整方向,目标一致继续前行。
如今,他们以10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立了河南新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农二代平台,在微信、网站等多种互联网平台上拥有自己的店铺和客户。经过一个月的正式经营,他们的农产品已经开始销售,并且销售量不断增加。关于未来,他们相信,一切会更好。
当他们捧起沉甸甸的全国大赛金奖,这些年轻人依然清醒:一场胜利,只是让‘农二代距离梦想更近,我们希望,利用这次机遇,为农产品走出家乡获得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希望有一天,能把家乡的农产品带向全国每个角落!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