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宁9月18日电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8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高丽说,中国和东盟国家是陆海相连的友好邻邦,互为天然的合作伙伴。双方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柱和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得到东盟国家普遍赞同和支持。李克强总理提出“2+7合作框架”。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努力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张高丽强调,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持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共同体建设蓝图、东盟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商签“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加快制定《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16-2020)》。二是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争取尽早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进程。三是进一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建设各类产业园区,提升中国和东盟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用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发挥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的关键支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推动贯通中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南北陆路新通道建设,共同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五是进一步开展海上合作,着力把海上合作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新亮点、新动力。六是进一步密切人文交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农业、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9月18日9点,来自中国和东盟多国的参观人群蜂拥而至,潮水般地汇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民生路上的广西展览馆,参观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整个馆内布置的三大展区顿时热闹起来。琳琅满目的水果、蔬菜、粮食、茶叶等农业精品,不时让参展的人流驻足。
水果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的重头戏。来自山东、陕西、海南、新疆等10省区的近百家水果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前来参展。特别是国家水果协会组织的水果推介活动结束后,参展的人群一齐涌入水果展区,围拢在一个个摊位前,有的观看,有的品尝,还有的对各自喜爱的参展优质水果的种植管理方面刨根问底。一位首次参加博览会农业展的肯尼亚农民捷克玲来到广西水果展位前,观看和品尝了葡萄柚、火龙果、脐橙等水果后,连连称赞:“中国的水果好甜,‘长相’好漂亮!”
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广西古象米业有限公司的摊位前,几位妇女一边品尝现场蒸熟的米饭,一边寻问稻谷的整个生产过程。公司总经理牟飞乾介绍:“我们的稻米除了生产环境好外,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重要数据信息一扫二维码便清清楚楚。”一位名叫韦淑英的妇女听后迅速打开手机试验,一下子扫出了稻谷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
此次农业展还首次引入了农业电商现场展示,“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使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了“网订店取、网订店送”。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合作主题。在广西桑蚕业的摊位前,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韦伟告诉记者,这次农展会上,展出了一系列“品牌茧丝绸精品”,目的是利用这次契机,将这一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与桑蚕种植养殖技术较高的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相互切磋技艺,优势互补,共同把桑蚕业做强做大。
本报记者 燕玉海
责任编辑:王伟2015-12-18
2015-12-18
2015-12-11
2015-12-04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