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园子百合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榆中县园子岔乡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尝尽了苦甲天下的苦楚。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扶下,园子岔乡敢于改变,勇于实践,以培育支柱特色产业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百合,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15年,该乡围绕百合收入达到1个亿,种植基地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在贫困山区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园子岔乡党委政府按照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科技助推、大户带动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搭建产销平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百合种植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路子。省市领导、农业专家多次来园子岔乡,到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培训,为老百姓提供技术服务。该乡政府投资新建一座保鲜库,可贮存百合240吨,直接受益户达到200多户,为了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加快新型销售模式,稳定价格,保证销量,园子岔乡政府积极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建成园子百合网,并引进兰州丝路臻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陇萃堂等多家企业,实现了电网销售,部分百合通过外地收购商到本地收购,经过深加工,再加工,销售到全国各地。
百合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载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园子岔乡,可以带动周边大量农民致富的合作社现已有20多家,收入50万以上的有10多家,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家庭年收入都在15万左右。合作社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收购百合价格会高于市场价格,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解决了一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得他们不仅可以照顾家,还可以通过闲暇时间下地挣些生活费。该乡部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通过租赁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百合种植,全乡共计90多人,不仅解决了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的难题,也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培养和教育,进一步加速了园子百合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韩敏)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