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现场
11月22日,北京天降大雪,异常寒冷。然而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的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论证暨招商推介会上,专家们建言献策的讨论声却使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在硒元素、农业领域方面有着独特见解的专家,围绕《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为平安乃至海东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天佐:走“母子”品牌发展之路
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认为,《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归纳准确,产业功能区划分合理,为平安区下一步富硒产业发展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时间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中国粮食、肉蛋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但缺乏高品质的农产品。在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平安区要紧紧按照国家转型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大产业调整力度,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打造品牌农产品的前期,集中优势和精力打造三个以内的农产品,以此来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走“母子”品牌的道路。政府为企业统一打造“母”品牌,以此来扩大品牌效益,获得最优利益,企业负责打造“子”品牌,用针对性的品牌效应带动自身发展。
胡小松:把生态高地变为资源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胡小松说,面对全国农业产业发展转型、生态保护建设的严峻形势,海东市平安区提出了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这种高水平产业规划所指出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将为平安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很好的发展框架。
以前,我国的大宗商品发展较快,但是现在已经趋于稳定增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深入挖掘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这种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健康的层面,所以发展富硒农业是一条很好的产业发展之路。全国富硒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海东要在全国富硒产业中抢占一席,必须要利用青藏高原的独特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模式,区分品牌层次,把生态高地变为资源高地,让平安富硒产品独树一帜。
另外,面对新时代的产业发展,要利用“互联网+”渠道来发展农业产业,这样可以省略80%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黄振武:融入丝路壮大富硒产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黄振武从科学层面解释了硒,并介绍了不同形态硒的作用与功效。他认为,平安在发展富硒农业产业过程中,一方面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发展战略机遇,借势借力,发展富硒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考虑生态保护建设,既要开发利用好富硒土地,又要主要保护生态,二者要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富硒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健康,换句话来讲就是“养心”,而海东市平安区除了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外,独特的宗教文化也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的同时,可以利用众多的宗教文化和旅游景点来发展“养心”旅游业,从而使富硒产业发展壮大。
谭见安:打造一条富硒循环经济链
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谭见安是硒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谭见安被公认为“中国硒资源研究之父”。他认为,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区域品牌初步形成。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平安按照经济生态原理对富硒农业产业链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这对于促进本地现代农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他说,海东市平安区是一块富硒宝地,富硒鸡蛋和富硒蒜酱已经成为一种特色产品,要想进一步发展富硒产业,就要打造一条富硒循环产业链,走可持续循环经济之路。牛羊等牲畜吃了富硒饲料,其身体里就含有硒元素,排泄出的粪便又可以成为富硒饲肥料,这种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好的。所以,要把富硒农业产业看作是一种循环经济来发展,同步发展,统筹考虑,做大做强硒主导产业,逐渐转型升级各领域的产业。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