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总工会获悉,为大力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企业发展,该县总工会专门设立农民工返乡补助金。截至目前,该县以贷款贴息补助了息烽县宏达利玩具厂、息烽县洁阳蔬菜种植基地、贵阳卉森花木有限公司3家企业贴息帮扶资金15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的李海今年42岁,初中毕业后就南下打工,先后在海南、浙江、四川等地打工,工作中学会了生产水泥技术,同时也学会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外漂泊了14年之后,李海2000年怀揣在外打工14年的积蓄,带着在外打工学到的技能,带着改变家乡面貌和个人命运的一腔热情,回到家乡创业。为了了解各种创业的知识以及地方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扶持和力度,只有初中文化的李海一直坚持着每天看报纸、看新闻以及其它书刊杂志。从媒体报道中得知许多农民工都用自己在外学到技术和打工积蓄带动当地的农民以及外出打工乡友发家致富了,他自己在心里不知反复思考了多少次,既然我有技术,为什么不在家乡生产发展企业呢?
2012年的10月,李海通过当地政府以及息烽县直相关部门咨询了解到贵阳市出台扶持微型企业的“3个20万”政策后,他第一时间到息烽县工商局以10万元注册了息烽县橡树林门业加工厂,主营实木门、防火门生产业务。2013年6月份,李海考察了市场后了解市场前景比较乐观,于是果断地决定扩大公司规模,决定邀约幼时玩得比较好的朋友顾怀吉一起合作。由于两人都只有初中文化,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他们决定邀约大学刚毕业的顾怀全一期入股组建了贵州万鸿科技建材有限公司。增加了一条生产水泥制品以及输水管道、路沿石、八字转, 2015年4月动工新建,同年的6月份正式营业投产。目前,产品供不应求。能有今天的市场还是得益于省、市、县等各级工会对他的帮助,李海对记者如是说。
据息烽县总工会副主席汪菲介绍, 2015年,息烽县总工会计划投入35万元,选择了贵州万鸿科技建材有限公司等7家有发展前景、能带动人员就业、关心工会的返乡农民工企业作为帮扶对象,扶持周期定为两年,每年贴息2.5万元,共贴息两年。在为农民工创业方面提供贷款贴息的同时,帮助企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促进创业就业政策,提供创业补助、创业指导及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缓解资金压力。此举激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引领作用,有效的促进农民工增收致富。 李位华
左为李海,右为顾怀吉。
(原标题:息烽县总工会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补助金) 责任编辑:莫志超2016-01-19
2016-01-19
2016-01-19
2016-01-19
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