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淡储上,大家都是十分谨慎,对化肥后期走势看空,相关专家表示,虽然说粮食价格走跌,对肥市确实有不利影响,但是不必为此悲观。
农民发展有赖于政策的大力扶持,粮食价格高低、农民种植收益好坏也与国家收储政策及补贴政策密切相关。目前粮价走低、农民收入下降的问题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农业基本政策没有变,“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农业要连续增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1月1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的五项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提出要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强农资保供;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促进种植结构调整。这一系列的举措是对化肥市场的最大支持。
今后农业的方向是把价格和补贴分开,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以后的方向是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弄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改革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
更多农资资讯,尽在中国农资网(www.zhongnong.com)
[编辑:xiaolu]
2016-01-27
2016-01-26
2016-01-26
2016-01-26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