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观察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观察 > 特产评估 > 正文

“电商+三农”开阔农业智慧双眼

时间:2015-12-05 00:18:35 来源:  作者:     【


农业信息化的第一步是要把与农业相关的信息变成在线化、可加工的数据。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须要补上的一课。农业的对象是动植物,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互联网支撑成为关键。“3年前,我在以色列看到叶绿素检测传感器。如今我国企业已在包括叶绿素、叶面温度等生物本体的检测传感器开发上,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1万亩棉花基地应用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实现每年节水40万立方米,节肥40吨,节药6.4万元;重庆市原种猪场采用智能猪舍与母猪自动饲喂系统,每年节省人工成本20万元。随着国家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实施,426项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已应用到农业各领域。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型综合电商持续扩大村级服务站的版图;农商1号、爱种网等农资电商让农户足不出户买农资;顺丰优选、优菜网等生鲜电商满足了城市消费者的尝鲜需求;一亩田、云农场等B2B类农业电商则持续带动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盘点“互联网+”的各大风口,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都很迅猛。

不过,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市场秩序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等困难,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今天网购的橙子挺好吃,下次买的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采购的可能是隔壁村庄种植的。”中国优农协会副会长张利表示,不少农业电商生产标准化程度不够。业内认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对农业电商健康发展形成障碍,农产品的产品标准、包装标准、质量标准等制定不够。

“鼓励综合型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业务,扶持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电子商务企业适当降低农业电子商务门槛,引导有条件的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销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三部委日前提出落实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网等政策,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到2018年,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的发展机制。只有益农信息社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反过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承担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运营商、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说,政府部门负责公益资源整合,提供公益服务,协调建好信息高速公路;运营商负责村级信息站的建设和运营;服务商,包括电信运营商、生活服务商、平台电商等,负责提供各类商业服务,通过市场规模获得收益。

“推进农村信息化要有开放的心态,只要对农民有利,我们都欢迎。要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既把本村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也要让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

更多农资资讯,尽在中国农资网(www.zhongnong.com)

[编辑:xiao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