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5年,四川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全省开展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建设活动,对提升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富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泸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县水产站、仁寿县水产渔政站、眉山市东坡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通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已被确定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强化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机构。根据渔业产业特点、生产规模、区域布局以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创建县按《农业技术推广法》在县级设置独立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依法明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争取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推广机构人员到岗到位。目前,全省在岗的水产技术专业人员中,有高级159名、中级1091名、初级1368名。加强推广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以国家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为主体、具有较高集成创新和推广示范能力的推广骨干队伍。探索建立科技示范户、村级渔民技术员等队伍。三年来,四川省累积筛选了89名水产技术推广骨干参加了农业部的培训。
加强制度建设
落实人员聘用制度。科学合理设置推广人员的上岗条件和聘用办法,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水产技术推广队伍。
落实责任渔技制度。明确推广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建立健全县级推广首席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队伍。目前,四川省各地推广机构都制定了渔技制度,基层单位还要求上墙。组织开展服务对象、业务主管部门、当地政府等多方参与的工作考核,建立绩效考评和工作激励制度。
增强服务水平
开展公益性技术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服务,为广大渔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在水产养殖良种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引导社会化推广服务。县级以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以自身的实验室、示范基地、培训场所、信息网络等为依托,联合省水产研究所、成都市水产研究所、川农大、西农大、省水产校等科研教育机构,积极探索“推广机构+水产专业合作社+农户”、“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推广模式,基本构建了技术服务平台,逐步建立了多元推广机制。目前,全省省级以上水产示范合作社75个,全省水产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16个,省级水产龙头企业9个。
四川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责任编辑:赵宇恒2016-01-20
2016-01-20
2016-01-20
2016-01-20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