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风采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 乡镇名企 > 正文

胶州市创新驱动领潮流

时间:2015-12-11 00:19:48 来源:  作者:     【

  2014年,胶州市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创业创新补贴,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意见对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奖励标准,国家级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省级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青岛市级由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对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企业奖励100万元,国家重点新产品每个奖励10万元,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奖励100万元、青岛市级孵化器奖励3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省、青岛市级企业创新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获批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丰厚的奖励带来的是更丰厚的回报。截至目前,胶州市企业共有青岛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0多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并诞生了“德固特”等30多个行业冠军。

  在落实好企业贷款过桥资金的同时,胶州市于2013年8月设立了1500万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提供1.5亿元科技贷款授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输血”,目前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发放贷款近亿元,占据青岛全市科技信贷资金五成多。同时,我市正在启动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建设,转变了原有财政资金无偿资助企业模式,通过市场规则对符合标准的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一期计划规模为1亿元,目前已落实8000万元,有效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转型转出“新天地”

  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冷链梦工厂”项目,代表了冷箱生产行业的最高标准,冷箱生产速度从9分钟一台提升到5分钟一台;中信欧德机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出30余种节本增效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线;青岛中仁药业与西安交大合作,研制的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的新药“医学体外诊断试剂”投入临床研究……得益于科技创新驱动,得益于政府搭桥校企“联姻”,胶州市企业转型升级走进新天地。

  近年来,胶州市以科技创新提升发展实力,以转型升级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更趋优化。近年来,胶州市新签约过亿元(千万美元)项目23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5个,新开工项目增加个数及投资增幅均持续位居青岛十区市前列,中集、特锐德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先后投产,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6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87亿元,亩均投资强度超过600万元,加速打造高端制造、现代物流、“互联网+”三条千亿级产业链。预计“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95.1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五年来累计实施了总投资50亿元的海尔创新化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等163个青岛市级重点项目,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十一五”末7.1:57.4:35.5调整为5.2:54:40.8,实现了发展方式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目前,全市省级和青岛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4家和58家,是“十一五”末的4倍以上。新认定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7家,实现零的突破;青岛市级以上品牌总量达到159个,三年实现翻番增长。被山东省确立为3D打印公共研发服务中心。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转型创新,人才助力。近几年,我市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共建立院士工作站3家、专家工作站25家,20位院士、7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汇聚胶州,105名博士、975名硕士和1.6万名本科及高技能人才在胶州激情创业,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百余项研成果转化为新工艺、新产品,推动“胶州制造”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创新创业创未来

  在“三创”精神引领下,胶州市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征程上奋勇前行:启用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5处产学研基地,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建设“1+3+1”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厚德创客港,建成启用胶邦里仁科技孵化器……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促进万众创新。近年来,胶州市加大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奖励力度,也更加注重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建设“两院、一港”,为创新驱动注入源头活水。建成启用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由8位院士领衔建设5大国家级实验室、7大研发平台,目前5处产学研基地正式启用,与胶州市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120余项,孵化企业40余家。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将打造1个青岛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云服务平台,激光焊接、中国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机械检测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1个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研发中心。高标准建成的厚德创客港,已集聚13家精英创客团队、入驻企业20家,胶邦里仁等科技孵化器投入使用,在孵企业达100多家,“互联网+”企业达450多家。其中,胶邦里仁创业和科技孵化基地,是青岛市科技孵化器之一,将着力培育胶州市重点发展领域高新技术项目,主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3D打印、无人机研发等行业。

  技术成果落地,竞争实力倍增。五年来,胶州市年新增由2010年5件,增长到2015年前10个月82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1年的22%增长到2014年底2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0.39%增长到2015年的3.8%。

  创新实干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谋划新篇。抢抓机场建设、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四个机遇,胶州经济正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加快创新转型,全面提档升级,为打造航空之城、物流之城、尚德之城、生态之城,建设幸福宜居的青岛北部新区夯实坚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