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财斌)12月11日—12日,旅游安全高峰论坛(2015)暨旅游安全与海丝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上百名专业、学者和旅游业人士相聚一堂,聚焦旅游安全,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蓝图。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将在文化、旅游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安全则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恐怖袭击、政局动荡、意外事故等诸多潜在风险,使旅游安全风险明显上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他表示,华侨大学拥有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必将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发言上,闪淳昌以“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重大旅游安全事故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旅游安全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他表示,安全一直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自发型旅游景点安全保障是软肋,在外滩等安全事故中也出现了如大型开放型广场没有广播等致命的预防漏洞。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旅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中国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新加坡华鼎集团总裁李良义作为长期活跃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专家,他介绍,目前新加坡除了旅游保险业外,也没有很好的安全预警机制。“如今专家、学者能够重视旅游安全,旅游业将迎来一次‘头脑风暴’”。
旅游安全研究院院长郑向敏教授认为,旅游安全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已经得到各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旅游业要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去,需要旅游安全的强力保障,海丝旅游安全的发展需要各国多层次力量的共同支撑。他表示,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推动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并成为国内旅游安全领域最权威、在国外具有广泛学术声誉的旅游安全研究机构,也将努力建设成为开放性的研究平台,为旅游安全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资源和服务。
当日上午,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揭牌成立。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介绍,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的功能,不仅要研究旅游的相关政策,而且将构建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的学术高地,制定旅游安全标准,建立“一带一路”旅游安全预警机制等。
贾益民表示,华侨大学培养的5万多海外校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等丝绸之路枢纽地区。作为一所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的大学,华侨大学责无旁贷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智库。华侨大学愿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华侨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旅游学科、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据悉,当日论坛还将围绕“旅游安全与我国海丝发展战略”、“海丝沿线国家旅游安全合作”、“区域旅游安全与应急处置”、“海丝旅游发展的安全与保险保障等四个方面研讨,深入推进海丝旅游。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