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处花团锦簇,远处青山满目。
仁寿县方家镇立足“产村相融、旅游强镇”发展思路,历经曲折,坚持种植花椒,引进业主,公司化经营花椒,三品公司股权并于2015年6月在上海股权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眉山农字号第一家。再借助6000亩鱼塘和良好的植被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旅游而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实现了一产和三产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呈现出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现给世人的是“鱼椒之乡,快乐方家”。2014年1月,省上相关领导莅临方家镇参观万亩青花椒基地,对其立体循环产业、培育业主和农场主的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产业升级 深加工青花椒和玉米
结合镇情,方家镇采取“项目打捆、典型引路,整体推动”的思路,积极争取项目,改造农房风貌、卫生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共规划设计产业观光大道36公里,所有路面一律拓宽到6米,现已全面完成基础部分,其中太平、斑竹、友爱、东升、东岳、哨楼、菊湾等村11.3公里已完成加宽硬化。旅游产业观光大道的建成,将把全镇所有产业连成一片,实现产业发展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产业布局、休闲观光便道、农村风貌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引进“三品农业”、“桦泰食品”投资4000万元对花椒、玉米等进行深加工,促进产业上档升级。
仁寿桦泰食品厂是方家镇从广东揭阳市招商引资入驻的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在废弃的斑竹村原村小校校址上建成。2014年夏季开始收购第一批玉米,当年就收购玉米数百万斤,生产的罐头供不应求,有100万件(货值5000万元)订单无法兑现。今年夏、秋两季收购玉米四五百万斤,生产罐头实现产值将超亿元。绵阳客商郭建彬来此投资新建的四川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主业是花椒种植、冷藏、加工,把方家的花椒产业推上了新高度。
乡村旅游 村村有景点
甘泉村,五六百亩成片紫薇,鲜花盛开,紫的、红的,煞是壮观。
友爱村,爱月湖70亩宽阔水域,碧波荡漾,湖周百亩莲花环抱,置身其中,大有“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感。
哨楼村,成片花椒地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笑盈盈地剪着花椒枝,摘着香麻麻的青花椒。
太平村,在成都周边开有两家“老田坝”品牌农家乐的侯兵,正为已投资100多万元的方家“老田坝生态农庄”第二天正式开业做准备。
……
这是记者7月13日到方家镇采访看到的一个个生动场景。
2014年,方家镇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并以此为契机,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多方争取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当地多年积累下的良好植被等生态资源,总投入4100多万元乡村旅游建设资金,把景点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景点:到五通村,可看2000亩桃花,吃香甜甜的脆桃,临山而望,桃园水乡,满目青山;来斑竹村,可漫步林荫小山丘,观百亩成片斑竹林,吃细嫩斑竹笋和联合川大教授在此种植出的生态瓜果蔬菜;去甘泉村,可赏紫薇花,吃树下生态瓜果;进友爱村,可泳天然爱月湖,观百亩荷塘月色,吃湖中生态鱼……
依据规划,重点打造的斑竹渔村、五通桃花山两个景点,投资1600万元改造农户风貌320户、修建游客上山便道11.2公里、开办“乡村农家乐”10家。2015年,引进业主在东升、友爱两村打造“爱月湖”景点,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
同时,强化宣传,成功举办“五通村桃花旅游节”,吸引县内外游客6万人次,举办“摄影家协会”采风活动2次,进一步扩大了方家乡村旅游的影响力,不到两年就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眉山日报 记者 汪开成 文/图)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2
2016-01-19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