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博览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博览 > 特产农户 > 正文

王贵满:“宝地”做给农民看

时间:2016-01-07 00:27:38 来源:  作者:     【

吉林梨树的农民都知道,王贵满有块“心头肉”,一片占地200多亩的“宝地”。在这片土地上,他倾注了9年的心血。

说起“宝地”的建立,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2006年的一天,王贵满下乡查看新技术“玉米宽窄行”应用地块的苗情,当他查看完毕打算返回单位时,一位50来岁的农妇挡在了他的车前。原来,由于新技术讲究每穴单粒播种,不像传统方法,长势看着不如往年。农妇非要拉着王贵满去她的地块看看,讨要个说法。虽然,最终农妇的地块比往年增产了10%,但也引起了王贵满的思考,新技术的应用,对农民来说效果是“未知”的,特别是当新技术和农民传统耕作方式相背离的时候,农民的内心一定是极为忐忑的。只有让农民“眼见为实”,才能让他们安心的种地。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在“黑土地”地力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宝地”应运而生了。

现在,“宝地”上应用的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经过9年的时间,“宝地”上有机质含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含水量也有所增加。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达到120多条,是传统耕作方式的6倍。大量蚯蚓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有着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于太过坚实,更适合玉米根系的生长。地块的抗旱能力也大幅提高,产量较常规种植增产达10%以上。

本报记者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