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经济 > 特产集群 > 正文

种地也要讲科学:"职业农民"李素敏

时间:2016-01-14 00:08:20 来源:  作者:     【

已经实现机械化种植的李素敏自豪地展示他的“农机大军”。朱涛 摄

李素敏每次测量的土壤温湿度都能即时传向农业部统计中心。朱涛 摄

李素敏在积雪覆盖的麦田里,用专业设备测量土壤温湿度。朱涛 摄

  阅读提示

  他生长于农家,跑业务、办企业,闯荡市场获利颇丰。可在旁人都嫌种地挣不着大钱时,他却回乡包地,重新开始了种地生涯。

  他创办了全省首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只用了11年,就把自己的家庭农场办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种粮大户。

  在2015年11月初揭晓的第二届“全国十佳农民”评选中,他名列其中,成为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农民。

  他,就是赵县南柏舍镇徐家寨村村民李素敏。

  东经114°52′5″,北纬37°46′30″。

  每月10日、20日、30日,从这个位于赵县南柏舍镇徐家寨村以北2.5公里的坐标位置,通过一套专用设备测量的土壤温湿度等农技数据,都会由徐家寨村农民李素敏用一个平板电脑传向中国农业部统计中心。

  这个地理坐标点,就位于李素敏经营的全省首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里。

  2015年12月初,当记者踏上这片土地时,寒冬的麦田平整开阔,深绿的麦苗在寒风中积蓄着生长的力量。

  在麦田的包围中,一个挂着“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农业部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等六块招牌的农家小院十分显眼。

  这里,就是2015年11月初揭晓的第二届“全国十佳农民”李素敏的“办公区”。

责任编辑:赵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