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经济 > 特产基地 > 正文

五年深耕结硕果 农业增收又增效

时间:2016-01-15 00:15:00 来源:  作者:     【

  ——我市“十二五”农业发展回眸

  本报讯 “十二五”以来,我市农业部门围绕“六大战略”,认真落实“四化五加强”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全市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坚实基础。

  过去5年,全市按照“农业稳市”和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将农业发展定位在“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的高度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农业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道路发展。5年来,全市投入农业资金40.5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地20.26万亩、基本农田407.5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134.87万亩,引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4万台套,设施农业建设6万亩,实现了农业经济五年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到去年末,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4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250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46%、88.8%,年均分别增长19.7%、13.5%。

  高原粮仓建设基础夯实。去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9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44.8万吨,比2010年增加31.8万吨,增长26.7%,年均增长5.1%,实现“十二连增”。我市被列为全国24个产粮大市,隆阳区、腾冲市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市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滇西粮仓的地位得到巩固,为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打下坚实基础。

  两项行动推进力度加大。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行动以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0元,比2010年增加4914元,增长135%,年均增长18.7%。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让我市自2012年起已消除“空壳村”505个,“空壳村”由2011年末的608个减少到103个;新增经营性收入超过3万元以上的村由2011年末的126个增加到414个,并涌现出村级集体经营收益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村7个。

  产业优化结构稳健推进。过去5年,茶叶、蚕桑两项重点产业高位推动。茶叶种植面积达62万亩,产值达12.3亿元,增长187.8%;蚕桑种植面积达21.54万亩,产值达2亿元,增长207.7%。甘蔗、咖啡等热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甘蔗种植面积调减2.96万亩,产值达7.02亿元,增长34%;咖啡种植面积达19.5万亩,产值达4亿元,增长113.9%。此外,全市水果蔬菜和食用菌发展势头好,油料能够保障居民消费,中药材辣木走向兴旺之路,花卉生物产业增效潜力大,淡水渔业助力农民实现增收。

  产业转型升级焕发生机。以现场销售、商务洽谈、签订协议等形式,为保山特色农产品打入外地市场牵线搭桥,实施电子商务企业(个体)1600户,从业人员5000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53亿元。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29个、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150个、农民合作社1799个、现代农业庄园55个、家庭农场450个、种养大户68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