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招商引资 |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技术引资 > 正文

宁夏西吉:基层农技推广路上的带头人

时间:2016-01-20 00:20:52 来源:  作者:     【

  西吉县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区之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土壤含水量不足10%,农作物经常因出苗不足而减产甚至绝产。但是在这里有一位“农技达人”,凭借自己勤劳的汗水和丰富的农技知识,改变了这一现状,让当地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他,是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田振荣。

  今年46岁的田振荣1990年毕业于固原农校农学专业,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吉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和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到乡下推广农技,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田振荣最远骑车到了离单位30公里外的地里。10年间,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发展位摩托车,再到现在农牧部门配发的农业科技服务车,田振荣的干劲越来越大。

  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 田振荣:

  刚参加工作以后,这个下乡我们主要利用自行车下乡,这一块比较辛苦一点,有时候走着走这链子坏了,有时候出现爆胎现象,这个确实对我们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好转,我自己买了摩托车,这个下乡方便多了,这一块对我们技术推广帮助很大,到2008年以后自治区农牧厅给基层农技人员配发了农业科技服务车,对我们农业推广工作是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有了这辆车,我们下乡,拉运一些机械和种子化肥相对就是容易多了,对我们推广这一块起到了很大作用。

  推广新技术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在贫困农村。2000年,他靠着磨破嘴皮子的功夫,才在平峰镇金塘村小范围使用冬小麦地膜栽培技术,利用地膜保水保墒,冬小麦产量从亩产1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

  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 田振荣:

  早2000年平峰镇金塘村推广的时候,由于当时农民不认识,我就和同时还有村组的相关干部一块在田间地头亲自铺膜,亲自播种,通过我们一年的辛勤劳动,获得成功以后对这项技术推广,农民就接受了。

  先进的农技推不下去时,田振荣干脆连人带技术扎下去。2008年,由于缺少机械,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他从外地引进最大限度保水、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再一次遭到农户的“白眼”。于是,他选择在西吉县最偏远的乡镇,住在村上农户家里,包了12亩地,亲自用新技术种玉米,秋收亩产达到500公斤。试种产量大幅提升,新技术在西吉县得到推广,仅一年时间,技术覆盖面扩大到10万多亩。近两年,随着新品种的推进以及种植机械的应用,这项技术很快在全县得到普及。

  凭着对旱作节水技术的执着追求,田振荣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3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成果登记2项,起草颁布地方标准两部,成为扎根贫困地区推广农技的带头人。

  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 田振荣: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也获得了比较多的成果,我自己也感到成就感,生活上也比较充实一点,今后作为一个农业人作为一个农业推广工作者,我应该更加热爱这个工作,把农技推广的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给农民群众,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新华社记者唐亚蒙宁夏西吉报道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