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11日从海淀区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海淀区在2015年关停有形市场131家,涉及摊位数6000余个,从业人员305万余人。为了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不受影响,在2018年底,海淀区将建成700个涵盖社区、村的售菜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售菜点,向全区居民供应“放心菜”。海淀区商务委副主任余新星介绍,海淀区正在构建以驻店经营为主、直通车进社区为辅、网上配送为补充的社区全覆盖蔬菜供应保障体系。“目前,我们在车道沟南里、图景家园、魏公村等涉及市场拆除的区域利用原配套商业网点、新建社区底商等资源,引入了超市发连锁等优质品牌企业开设便民超市,保障居民日常消费需求不受影响。”同时,北京市将鼓励连锁超市和品牌便利店企业扩大直营连锁规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按照规划,2017年前在零售行业培育5家销售额超过60亿元的连锁超市企业和3-4家门店超过200个的连锁便利店企业。
在安全方面,北京各大超市已经设置追溯体制,可以通过超市内的设备或者扫描二维码对蔬菜、肉类进行查询。余新星表示,海淀区将成立“蔬菜供应联盟”,通过组织辖区企业与优质蔬菜供应源头开展产销对接、基地联采等活动,从源头把控好菜品质量,实现安全可追溯。除此以外,海淀区还将逐步建立蔬菜零售价格监测及可追溯体系,让居民买菜更放心。余新星说,今后在海淀区各处的规范化终端网点,可实现蔬菜销售提供机打小票,保证消费者购菜后发现问题“有据可依”,通过建立蔬菜来源的备案系统,规范化的蔬菜零售终端都要实现菜品来源备案,有据可查。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