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解决陕西省宜君县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阿里巴巴集团派出乡村振兴特派员常驻宜君县,在宜君县建成并运营“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综合体”智慧物流体系和遍布镇、村的电商服务站及物流运输专线,有效解决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利用直播、平台销售等渠道,助力当地农产品上行。2021年累计帮助宜君县销售农产品突破1亿元,带动开设网店、微店100余家。
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点上,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农业县城,这里因为适宜君王避暑而得名陕西宜君。这里雨量和日照充沛,独特的气候特征与自然环境造就了农作物的黄金适宜区,苹果、玉米和核桃被誉为当地的“三宝”,但因为受到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影响,宜君曾经长期处于国家级贫困县行列。
为助力宜君产业发展、以互联网的新思路焕发老城新活力,2020年初,阿里巴巴将陕西宜君列为重点帮扶县域,同时选派资深员工作为乡村振兴特派员进行驻地工作,助力宜君科学发展。
三年多来,阿里巴巴深入结合宜君的产业特色,充分发挥自身电商和平台优势,扎实投入、开拓创新,助力宜君农产品上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宜君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发货量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淘宝交易额从2019年的173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6957万元。其中,宜君的支柱产业宜君苹果在淘宝的交易额,从2019年的2.9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2256万元,增长了700多倍;宜君苹果销量在淘宝排名从2019年全国所有区县中第660名,增长到2021年全国13名。宜君县也入选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榜单。
总结下来,阿里巴巴在陕西宜君的帮扶工作可以概括为“焕新人货场、建设新设施、打造新品牌、培育新农人”四个方面,阿里巴巴不断探索结合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充分实践“造血式帮扶”的新模式。
一、焕新人货场,提升宜君农产品电商核心竞争力
(一)强氛围、选好品、拓渠道
为整体提升宜君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阿里巴巴整合核心的电商平台资源,实践 “强氛围”“选好品”和“拓渠道”的三步方法。“强氛围”主要是通过内育外联的工作,培育和丰富宜君本地电商生态,帮助宜君培养更多的优秀商家,推动优质的平台头部商家对接宜君的优势产业或农产品,丰富当地优质农产品的供应链。“选好品”是利用平台的大数据能力,甄选出适合平台销售、用户欢迎的农产品,使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从而打造出优势好品。如阿里巴巴帮助宜君开发的“柿饼夹核桃”“枣夹核桃”迅速成为网红爆款。“拓渠道”主要是通过针对性地对接聚划算、淘宝直播、盒马鲜生、兴农脱贫、优酷等渠道资源,联动阿里巴巴大农业、大食品等行业,帮助宜君农产品从卖出去到卖得好。
(二)带动生态伙伴助力宜君电商发展
同时,阿里巴巴帮助宜君在淘宝、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设立“宜君特色馆”。协助当地优化电子商务营商环境。例如,陕西知行天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知名的水果生鲜电商企业,旗下运营的“小城外天猫旗舰店”是天猫平台榜上的顶级商家。经阿里巴巴的协调,公司负责人在考察过宜君的水果产业和相关设施,了解到当地政府对电商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后,于2020年12月将公司搬迁至宜君。之后,陕西丝路创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陕西本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御品天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在陕知名电商企业也相继入驻,有力推动了当地涉农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新设施,筑牢宜君农产品上行发展基础
物流成本是决定一个区域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2020年之前,1斤宜君玉米糁电商包邮销售价约为16元,其中邮费高达11元,高昂的邮费导致宜君玉米产品在零售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加之受快递物流节点等级低的影响,无法做到及时发及时运,每年通过电商平台的销售量不足100斤。其他农产品也是如此。
2021年,阿里巴巴与宜君县政府合作建设了全国第一个“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综合体”。这一智慧物流设施的落地,有效解决了网货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了对全县物流快递收发网点的智能化管理和双向物流提速降费,大大提升了农产品上行的物流运行速度和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
通过该项目的落地,宜君建立了直达西安的“物流高速公路”,宜君的快递发货不再经过铜川市进行周转,大大加快了宜君农产品的运输速度,大多数地区能够实现“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手上”的体验。
通过将数字新基建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先突破口,宜君县突破了地处山区的不利区位因素限制,提升了在全国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地位,为推动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当地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基础。正是得益于物流新基建能力提升后带来的提速降费,宜君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不断增加。在物流新基建提升优化后,1斤玉米糁邮费降低到1.9元,在主流电商平台上包邮销售价也随之降至5.8元,价格优势直接带来商品销量的提升,2021年宜君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玉米糁超过了100万斤,成为带动当地玉米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力量。

宜君县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综合体。
三、打造新品牌,多维度提升宜君农产品影响力
(一)融合本地元素,打造特色品牌包装
为扭转宜君有好的农特产品但品牌影响力弱的局面,阿里巴巴在宜君落地“寻找远方的美好”公益项目,通过系统打造宜君品牌,提升影响力。项目设计师挖掘利用宜君传统文化资源,以当地魏碑石帖字体为基础、以剪纸和农民画等民间艺术为载体,对宜君三大特色农产品外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和数字化改造。为了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维护品牌形象,宜君县经济贸易局还牵头出台了《宜君县农产品统一包装使用管理办法》,鼓励使用统一品牌和包装、合理使用有奖、不当使用有罚。截止到2021年底,宜君新品牌和包装在当地商家普及率超过70%,苹果、核桃、玉米等重点农产品的零售价格相比之前增长了20%。

阿里巴巴设计的宜君苹果新包装。
(二)通过多个营销平台,扩大农产品影响力
在品牌升级改造之后,阿里巴巴还借助与网红主播的公益带货合作,带动宜君农产品被全国网友关注超过了3亿人次,迅速提升了宜君品牌的商业价值和宜君数字经济软实力。借助蚂蚁森林、芭芭农场等新兴游戏化运营方式,对外推介宜君优质农产品。对适宜便捷销售的宜君蜂蜜水制品,协调支付宝落地IOT智能货柜销售,在全国12个省市区覆盖了近10万个网点。
就在2022年夏天,为助力陕西宜君的西瓜卖出好价钱,阿里巴巴派驻宜君的特派员王尚念,助力老乡们使用宜君农民艺术家郭华老师的农民画为原型制作的西瓜包装,从渠道、品控、物流、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当地瓜农日销一万斤西瓜,实实在在给老农们增加了收入。

宜君西瓜新包装。
四、培育新农人,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
阿里巴巴还依托淘宝教育、村播学院等培训资源,与宜君成立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学院,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开展不同层级、不同人群的电商和直播培训。累计培训电商人才7087人次,已实现了每村至少一名电商人才、一个电商商户。在重视培育发挥本地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情况下,宜君涌现了“养蜂新农人陈硕士”“苹果电商一姐杨小杨”“村播达人刘小朋”等能人达人典型。如养蜂新农人陈硕士,他作为重点大学农林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看到乡村电商发展的新机遇,决定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为基础,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互联网渠道将本地传统的中华蜂蜜进行网络营销推广。在多次创业失利后,在阿里巴巴帮助下,陈硕士不仅实现了企业销量提升10倍,还利用积累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社会资本,为周边村落200多户养蜂户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陈硕士的成功是宜君众多电商小微商家成长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宜君电商环境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商人才的重视不断提升,吸引当地电商商家数量也快速增加。2020年底宜君电商企业为185家,是“十三五”初的20倍,2021年底达到了235家。

宜君农村电商人才培训。

左图:通过阿里巴巴的培训农民老刘夫妇在自己家新窑洞里直播卖货;右图:2020年4月,宜君县第一场淘宝直播带货活动。
“城市和乡村之间最大的差距实际上是观念的差距,但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多时候是通过我们理念的传播,与本地人深入交流,包括项目取得成效等,来慢慢改变老乡们的观念。”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王尚念从在陕西宜君的帮扶工作中总结到。阿里巴巴从2019年6月起,遴选了26位资深员工担任乡村振兴特派员,奔赴全国20多个偏远县域,在阿里巴巴面向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中,他们充分发挥阿里的生态、技术力量,聚合平台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渠道,通过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探索和落地互联网和乡村振兴结合的新模式。
2024-10-24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