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柳发龙)随着大春作物移栽结束,马龙县农业生产的重点转入了中耕管理,该县广大驻村干部、农科人员纷纷走村串寨宣传中耕管理技术、听取民情民意,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查苗补缺、疏沟除草、合理施肥、科学打药,及时把各项科技增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大春作物丰产丰收。
该县共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种29万亩,为确保29万亩大春作物成活率,动员广大驻村干部、农科人员继续坚守在挂钩村组,帮助指导村组干部、农户开展查荒、灭荒、查苗补缺工作,确保已移栽的大春作物苗齐苗壮。狠抓科技培训,大力宣传农作物中耕管理的技术要领和要求,及时把省、市、县农业部门编印的技术资料、科技读本分发到农户手中,方便农户学习、领悟。同时,该县注重充分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通过举办田间课堂、田间讲座、经验交流、结帮扶对子等形式,引导这些种地专家把自己在农作物施肥、打药、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好办法、好经验传授给农户,提高农户的中耕管理水平。
该县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的思想,坚持把中耕管理作为春耕生产的重头戏,本着“分类指导、分片负责”的原则,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做好分类指导,认真抓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打药、肥水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措施的落实,指导农户清理地沟、除草、培土、追肥,做到墒面无杂草、沟内无积水,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农业部门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抓好病虫害防治和预测预报。通过测评预报,定期发布病虫简报等形式,加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全面掌握大春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适时准确发布监测信息,科学指导农户认真抓好稻飞虱、螟虫、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灾害发生蔓延。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农作物补苗1.2万亩,田间除草4万余亩,疏通排水沟渠13余公里,追施化肥3.5万余亩,病虫害防治4万亩。供销部门及时与农资生产厂家沟通联系,组织调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确保农作物中耕管理需求。工商、农业等部门继续抓好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技物配套工作,保证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就位、推广、供应工作,严禁把假冒、伪劣的农药供应到农户手中。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