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从丽江市古城城区驱车前往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弯弯曲曲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车窗外不时掠过层层叠叠的翠绿。颠簸近2小时后,一片核桃林出现在眼前,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从二坪村一直延伸到三岔河。
“我们乡有3791户15226人,目前全乡种植核桃6万亩,人均种植核桃近4亩。”翠玉乡人大主席虎春花说。
翠玉乡2008年开始推广核桃种植,乡里一边组织干部职工到各家各户宣传,一边对原有的老核桃树进行嫁接改造。“靠种包谷粮食只能填饱肚子,要发展致富得靠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这是我们当时到村里开会必讲的一句话。”翠玉乡乡长王万宝说,随着宣传的深入和原有老核桃树果实的丰收,农户逐渐接受了这一产业。
随后,翠玉乡政府从大理漾鼻、宾川引进品质优良的核桃苗木免费发放给村民,并聘请宾川和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到乡里传授种植经验。翠玉乡政府从去年开始,还利用二坪村核桃种植大户李彬组建的核桃产业协会对铁核桃树进行嫁接。每嫁接一枝由乡政府补助2.5元,农户出资1元。农户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在说,哪怕嫁接的钱全由自己掏腰包,也愿意。截至目前,今年已嫁接1万株。
官田村委会凹里落村小组的核桃是翠玉乡核桃里品质最好的,油多皮泡。走进凹里落村的核桃林,整片核桃树都是一人合抱来那么粗。在村中心有一棵近300年树龄的核桃树,是全村中品质最好的,据核桃树的主人王贵秀的女儿介绍,她家去年种了30亩核桃,挂果的有50多棵,单靠核桃收入就达2万元。
本报记者 和茜 余国鹏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