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生意好,粽子包都包不赢,我是最慢的,一天只能包100斤米。”6月17日,在成都著名的马鞍西路粽子一条街,“90后”女孩石玉梅几乎一刻不停地裹叶、装料、缠绳,一个个卖相颇好的粽子从她手中活脱脱地“蹦”出来,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问价。在粽子一条街,包粽子的大部分是中年妇女,像石玉梅这样的年轻女孩很少见。
“我是跟着阿姨学的,也才包了一个多星期。”石玉梅告诉记者,她原来是公司职员,辞职后在家待得很无聊,恰逢端午节快到了,她便跟着家人学包粽子,“包得好不好完全靠手感,里面的糯米不能装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会漏出来,少了会包不紧。”虽然才学会一个多星期,但石玉梅对包粽子颇有体会,她每个粽子要缠6-7圈线,“熟手一般缠4-5圈就够了。”
石玉梅说,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里的老人都会亲手包很多粽子,全家人坐在一起分享,那种甜蜜温馨的感觉至今仍记得。虽然这几日忙起来每天要包8-10个小时,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被客人高兴地买走会很有成就感。“其实整天玩手机也挺没意思的,相反,学习锻炼一门传统手艺反而能收获快乐。”
除了包大家常见的四角均匀的粽子,石玉梅还经常跑到街的另一头,学习邻居杨婆婆包的尖尖粽子。这种粽子五六个连成一串,每个粽子只需缠一圈线就能固定。尖尖粽子的特点是有一个角比其他三个角都突出,石玉梅说,这种粽子老成都人很喜欢,其实两种粽子的味道是一样的,但有的客人觉得尖尖粽子才是儿时的记忆。“可惜现在包这种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希望自己能学会,尽快‘出师’,让顾客能品尝到这种传统粽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端午节如果不吃粽子好像就少了什么,因此许多人把端午节称为“粽子节”,这种根深蒂固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下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一些年轻人选择在网络游戏里释放粽子情结——
《梦幻西游》推出手游包粽子活动,玩家可以免费在游戏中领取各种包粽子的材料,使用这些材料兑换稀有的“梦幻精品粽”,使用之后不但可以获得意外奖励,还能获得临时属性的加成;《大话西游2》则邀请玩家饮酒辟邪、护宝祭祀、自制粽子,加入游戏中的盛大端午祭;一些新闻门户类的手机客户端也有拿手好戏,《四川新闻》客户端推出“打粽子”的小游戏,邀请读者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的“粽子节”。
链接
粽子又称 “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其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祭神,至晋朝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腊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记者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