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风采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 风云人物 > 正文

吴小平:“葡萄狂人”这些年

时间:2015-08-18 00:34:21 来源:  作者:     【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和果园种植基地,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一个抓住时代机遇的弄潮儿,从藤菜大王到投资失败葡萄烂市,如今创造出重庆唯一上榜中国十大葡萄品牌的企业。
  一个十几年来专注葡萄研究创新的技术狂人,一个想做“中国最好吃的葡萄”的新农人企业家······这些标签,让吴小平这三个字显得格外神秘。
  吴小平是谁?
  可能每个人认识的吴小平都不一样,在百度搜索中有接近4万词条信息量,有着名画家、高校教授、医院主任、优秀共青团员、金融机构主席等等,但是我们的主角吴小平却不见了踪影。
  我们要介绍的主角,是“中国十大葡萄品牌”吴小平葡萄的创始人吴小平,而他专注于葡萄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习惯于隐在背后。记者见到吴小平的时候,他还在果园为前来采摘的游客作介绍,最让人以外的是,吴小平在与我们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吴小平葡萄正在实施品牌互联网策略转型和电子商务平台规划。
  最会种菜的葡萄新农人
  在人们的记忆中,60-70年代是一个到处都充斥着机遇的时代:大学包分配、改革开放、分配房子、随便做一点事情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对于60后的吴小平来说,似乎离得太遥远。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年仅17岁的吴小平就已经开始与黄土地打交道,做起种植菜苗的生意。起初,吴小平从电视上看到外地的农民依靠温室大棚技术发财的故事,“尽管同样辛苦,但人家赚的钱却要比我多出好几倍。”吴小平开始尝试种反季节蔬菜,但由于缺乏经验,头两年几乎没赚到钱;随着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从第三年起,蔬菜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现在称之为“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他的销售模式在当时也是非常创新,在别人不断压低价格的时候,吴小平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藤菜的价格提高都比别人贵。但是“别人一包精品藤菜,只有70-80根,我一包,都是100根,而且只会多不会少。”吴小平说,有一次,一位客人买了他的水藤菜后,开始数数量,旁边的人提醒他说,“别数,肯定只会多不会少。”
  就这样,到1995年,别人还是背着背篼卖藤菜时,他就已经拉着车卖藤菜了。
  别人的藤菜一般要在6月上市,他却提前了1个月加上吴小平种植的藤菜根大、脆嫩,卖出的单价也高出了三四角钱。“记得当时每天都要来一辆货车拉藤菜有两吨多。高峰时期,我的藤菜占据重庆市南坪市场半壁江山。”
  葡萄烂市,银行逼债
  当藤菜卖得火热的时候,天生就对商业极为敏感的吴小平发现,人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做藤菜苗种植藤菜了,反季节蔬菜竞争已到白热化成都,他觉得有了危机,于是考虑转型。“后来,我到成都一朋友家,他们劝我说种葡萄。”经过多方面调研,他也觉得在重庆主城近郊种植葡萄发展机会比较大,说干就干,吴小平和成都朋友一起回到迎龙,租了几百亩地,朋友出技术,他出资金,先后引进了玫瑰香、巨峰等葡萄品种,开始了葡萄种植生涯。
  2002年夏天开始挂果,看着沉甸甸的葡萄挂在枝头,晶莹欲滴,吴小平暗自欢喜。不料,前期惨淡的销售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经常为了一毛两毛钱和批发市场的小贩争得面红耳赤。三年后,仍然没有赚到钱,成都朋友撤出股份,吴小平独自撑起了这几百亩地。可到了2003年的时候,葡萄行情持续低迷,这也是吴小平有生以来经历最为惨痛的灰色时期。“当时葡萄不好卖,很多葡萄烂了,我当年收了60万斤葡萄,但是到了9月份,葡萄都快晒成葡萄干了,还没卖完!”焦头烂额的吴小平最后只有花钱请当地农民帮他挑出去倒掉。
  “当时种植基地周围一带的地下水喝起来都醉人。”吴小平说,为此还赔偿了当地农民一口水井钱,因为水井里的水喝起来都是葡萄酒的味道。
  因销售不畅,也导致银行上门来逼债,准备以120万元的价格拍卖葡萄园;幸运的是,此时南岸区政府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向吴小平提供了一定数额的政策性扶持,这样,葡萄园算是保住了。
  回归本源,技术革新
  后来,吴小平不惜花重金请来中国葡萄行业的专家来“把脉治病”,对方到了葡萄园,第一句话就是:“你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专家建议他降低产量,提高品质;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于是吴小平大搞“葡萄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产量,筛选优果,少生优生,质量自然提高。
  吴小平说:“一亩地就像一块蛋糕,一个人吃可以吃很饱,两个人吃可能刚好,但当第三个第四个人来吃的时候,大家就只有饿肚子了。”所以吴小平深谙此道,走上坚持品质道路。
  经常也有游客问吴小平为什么你的葡萄大小都差不多,为什么这么多地不多种一些葡萄而空着。吴小平说:“土地和果树就像人,也是需要睡觉休息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结出好的果子。”所以基本上都有一般的土地会空置出来养2年,这也是吴小平一直坚守的做人做事之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当时吴小平的广告也是别出心裁,他想的广告语就是“吴小平葡萄熟了,吃葡萄不要钱”。广告出来后,让吴小平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突然有很多人到葡萄基地来吃葡萄了。
  吴小平说,当时他的葡萄就卖到了5元一斤,而其他葡萄才2元左右。“当时我的想法是,吃一半卖一半,至少可以不挑出去倒掉。”
  没过多久,他的葡萄就全部卖完了,当年还赚了30万左右。数着手里的钱,吴小平说,比赚了几百万还开心。
  看清现实,展望未来
  吴小平葡萄,经过十七年发展,目前已经拥有在重庆南川大观、南岸迎龙、西川西昌三个大型优质种植基地,总面积达800余亩,累计总投资4000万,从业人员约300人。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葡萄品牌”、“中国果品百强企业”、“中华名果”、“重庆市着名商标”等荣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通过“基础信息调查、网誉评价调查、消费者口碑调查、行业评议、专家评审”等环节,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组织评选出“吴小平葡萄”获得国字号品牌殊荣,而且该奖项尚属首次。
  吴小平说,他的葡萄全部是礼盒装,走高端市场,25至60元一斤不等,从来不到市场中销售,顾客都是自己开车前往购买。记者数了一下,一斤葡萄差不多就一串,一串葡萄大约有50-60颗,如果按照50元一斤计算,相当于吃一颗葡萄就要一元钱。
  从“藤菜大王”到“葡萄巨子”的吴小平虽然取得小小成功,但并没有因此骄傲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挑战自己。吴小平说现在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很大,除了品质不能变,其它都要变。
  吴小平说,他的葡萄全部是礼盒装,走高端市场,25至60元一斤不等,从来不到市场中销售,顾客都是自己开车前往购买。记者数了一下,一斤葡萄差不多就一串,一串葡萄大约有50-60颗,如果按照50元一斤计算,相当于吃一颗葡萄就要一元钱。
  2014,吴小平耗资百万用10个火车皮从川西拉了600吨的草炭土(黑土地)回重庆,所有果园种植基地全部采用草炭土作为种植土壤,据专业资料记载,这是一种种植兰草的腐殖质土,土壤松软,质地松软易散碎,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富含有机质,其有机质含量70%~80%,腐殖酸40%~50%PH值为5.0-5.5成偏酸性,是优良的植物栽培介质。所以结出的葡萄颗粒饱满,口感醇正,而土壤改良产品均已达到绿色、生态、无公害的高标准,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专业认定及高度认可。
  在今年,果园种植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也充分融入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耕作、播种、移栽、整形修剪、防虫、施肥、采摘等工作过程中率先实施了标准化管理和流程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的提升了葡萄品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吴小平说,自己常年将葡萄的亩产控制在1200斤,比一般的葡萄园少了40%,控制产量是保证品质的重要原因。
  从吴小平口中了解到,下一个五年计划里,除了继续保证种植技术创新,稳固葡萄品质口感以外,还要充分学习使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来优化基地的种植管理和供应链,以智能化工具来达到精准化管理,而电子商务的尝试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这么美味的葡萄。 (中华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