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米行业最热的事情无疑就是雨润食品跨界进入大米行业。相比恒大集团高调进入粮油行业,在东北多地布局粮油基地,雨润食品跨界的幅度显得稍小了一些,前期只是将目光集中在高端大米领域,尤其是集中在如今甚嚣尘上的五常大米上。
有关媒体报道显示,此次雨润集团跨界大米是希望获得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雨润食品2014年年报,占总营业额76%的冷鲜肉销售额为15165亿港元为亏损02亿港元,该公司过去5年的大米业务一直亏损。2014年,东北的北大荒集团将旗下的北大荒米业剥离,原因就是其一直亏损,对于集团整体业绩拖累过重。
政府的补贴成为大米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6月12日,黑龙江省召开相关会议,指出继续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及以上水稻加工企业进行加工补贴,鼓励支持形成大企业,形成规模,形成品牌;水稻由原来每吨补贴100元提高到200元,从政府的补贴亦可看出,稻米加工企业的生存窘境可见一斑。
在南方市场,江西、湖南等地大米饱受进口大米的冲击,价格倒挂现象依然严重,单纯依靠走量的方式越来越困难。
在中低端大米竞争愈发艰难的背景下,雨润食品选择了高端大米路线,走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之路,但这条路在大米行业已经不再新鲜。
“我们也有自己的有机大米基地,我们也希望走高端大米路线,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要引导这个趋势,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这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江西中大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进海表示。
在湖南多地,记者也看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绿色大米基地,这些大米品牌或许没有五常大米那么响亮,但在当地也有一定市场。
由此可见,雨润稻花香大米进入市场,除了要面临中粮和福临门的竞争,五常本地大米品牌、南方知名大米企业都将让稻花香大米面临区域性和全国范围的竞争,雨润稻花香要想脱颖而出,除了依靠产品的品质,如何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也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雨润来了,它会待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