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写真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写真 > 企业动态 > 正文

兰州拉面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诉诸法律维护品牌

时间:2015-08-25 01:35:17 来源:  作者:     【

导读:要说兰州东方宫清真餐饮有限公司,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提起“兰州拉面”却是家喻户晓。那么最正宗的兰州拉面你吃过吗?事实上,兰州拉面在中国拉面品牌连锁市场上一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以其开店范围广,面食好吃以及价格优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正是这样的兰州拉面却面临着同行山寨的巨大威胁。目前“东方宫”公司将诉诸法律手段打击山寨,维护品牌。

东方宫成立4年来,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00家品牌连锁店。

东方宫厦门万达店店主赵亮说,在装修期间遭到相隔几十米的一家“西北拉面”人员4次闹事,最终经过双方“讨价还价”,他向对方写下了3万元的“欠条”。

专家“劝架”各方宽容共存

兰州东方宫清真餐饮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在北京昌平经营拉面已有15年的马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刚来的时候,这边的房价每平米不到3000元,现在超过3万了。”

十几年如一日的经营,马川的店面规模也由当初十几平米变成现在的100多平米,经营品种也从原先单一的拉面到现在的西北面食、盖饭、炒菜、烤串,家里的亲戚也基本都被他陆续带到北京帮忙打理饭馆的生意。“当初自个出来闯荡也是老家太穷了,人都是逼出来的。”

对各地拉面馆风波,马川表示,“闹事、敲诈的手段不对,但是过去20多年我们青海人在全国各地开店,对拉面的名气和市场是有贡献的,这个是事实。”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虽然青海拉面在业内声名鹊起,但传统家庭作坊式经营、品牌意识薄弱等,成为阻碍青海拉面经济提档升级的瓶颈。

长期关注拉面行业的中国清真产业联盟秘书长李小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拉面不应该是某一个地域的垄断资源,强硬的态度无助于解决问题。

在李小龙看来,“拉面的地域或派系之争背后是利益之争”,他认为应该由两地政府牵头、拉面企业代表参与,在更高层面进行一个引导,平衡各地利益诉求。李小龙呼吁拉面风波中的双方应该以理性视角思考各自的长短板,杜绝后续此类事件的蔓延。“否则争执或将长期继续下去,因为一碗面背后,牵扯着几十万人的就业和饭碗问题。”

“兰州牛肉拉面”商标早已注册,东方宫斥资百万法律维权

对东方宫来说,被“山寨”的烦恼不亚于被抵制。

记者获得的一份兰州市商务局于2010年3月5日印发的题为《关于统一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连锁店外观风格的要求》的文件上写道,“由兰州市政府授权兰州东方宫清真餐饮集团面向全国推广中国兰州牛肉拉面”。

近两年随着东方宫“中国兰州牛肉拉面”的强势爆发,很多原先普通的作坊式拉面馆,看到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搭便车效应,开始私自更换招牌外衣,山寨侵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多家拉面馆采访了解到,这些山寨的“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店,因其省却了加盟费等开店投入,不少小拉面馆都在纷纷效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第6288786号商标注册证显示,“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的申请人为兰州商业联合会,商标使用期限为2010年3月28日至2020年3月28日。

据兰州当地媒体报道,该商标的获得颇为不易,由于原则上商标中不能含有县级以上地名,兰州市商务局、市商业联合会和市工商局曾多次到国家商标局说明牛肉面与兰州的特殊关系,经过历时3年的申请,终于在2010年5月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准。

马俊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出示了东方宫形象识别作品在国家版权局的登记证书,作品类别显示为“美术作品”,包含“东方宫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和“中国兰州牛肉拉面”两套文字和黄底红字与黑底黄字三套设计,字体为甘肃省原副省长穆永吉手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位于海淀区西苑附近的一家“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山寨饭馆,这里面积不大,服务员和厨师加起来也不超过5个人。对比可发现,这里和正规连锁店的区别是拉面的定价均为10元,低于正规店的15元;且墙上的菜单显示这里以经营小炒、盖饭等简餐为主,拉面为辅。当记者问及招牌中的“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字样是否可以无偿使用时,店员表示“不花钱,我们好多老乡都这样用”。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目前北京市场还有很多拉面馆招牌同样是黄底红字,以“中华兰州牛肉拉面”、“中国兰州传统牛肉面”、“中国正宗兰州拉面”为名,消费者如果不留意很难发现彼此的区别。

面对拉面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行业现状,马俊介绍说,东方宫从调整门牌形象开始应对。 在其早期的VI设计里,“东方宫”三个字很小,主要推出“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几个字,随着山寨的“兰州牛肉拉面”越来越多,2014年下半年以来东方宫要求加盟商将“东方宫”三个字放大或放在门牌的显著位置,使其更加醒目。

马俊还透露,东方宫将斥资百万用法律手段在全国进行品牌维护。“牛肉拉面是一个业态,谁去做都可以,但不能模仿盗用我们东方宫的标识。”

记者联系到东方宫此次维权聘请的北京中誉威圣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柏刚,据其介绍,目前搜集证据、公证等维权的前期工作已经秘密进行完毕,首批已对北京地区对东方宫构成侵权的3家拉面馆提起诉讼,计划年底前拿到判决书后再大规模地进行维权,下一步还将在深圳和西安市场进行维权。

品牌专家、中国科学院品牌与消费者实验室创始人马谋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肉拉面产业市场很大,完全容纳得下不同层次的品牌业态,这个市场也需要不同档次的品牌错位竞争、共同培育,没有必要搞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