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写真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写真 > 企业动态 > 正文

“零售巨无霸”的前景展望

时间:2015-08-25 01:35:17 来源:  作者:     【

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没了,商业世界常常就是如此残酷。但是,这一次,剧情却是老大和老三“结婚”了!家电零售业里,阿里、京东、苏宁的“三国杀”我们已经看了很多局,终于,真正的高潮来了。

8月10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集团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2834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而苏宁云商则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与此同时,双方还透露未来将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零售巨无霸”由此诞生。

阿里与苏宁“相爱”不意外

8月10日,暴雨加台风,南京苏宁园区,51岁的马云和52岁的张近东笑着走向对方,并将双手紧握,后面的背景是两个不同颜色的星球,充满寓意。在场的300多家媒体的记者几乎都站到了椅子上,希望拍下这个“历史性时刻”。

虽然记者们还在调侃:以后政协委员张近东再不会建议对电商征税了吧?但是,对于昔日屡有摩擦的阿里巴巴和苏宁如今突然牵手,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阿里此次入股苏宁,消息虽然突兀,但仔细品味却又情理之中。”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卓赛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首先,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将苏宁“娶”回家,虽然代价不菲,但不失为一桩好买卖,因为可以补齐短板。

卓赛君认为,阿里巴巴在线上零售的布局已经趋于成熟,拥有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平台资源,但在仍主导中国零售产业发展的线下资源领域却捉襟见肘。无论是之前与传统百货业银泰的合作,还是与物流厂商共建菜鸟,都是为了更好地将线上资源落地,而苏宁带来的“嫁妆”也着实丰厚。

苏宁云商拥有辐射全国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可以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未来,用户购买商品最快两小时之内就能送达,而依托苏宁的门店等资源,消费者无论在线上或是线下购物,都可以就近获得上门安装、维修、退换等售后服务。

在物流方面,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未来如果将苏宁物流纳入菜鸟体系,达成合作后的物流系统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不仅可以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还有望向第三方开放,这对于实现菜鸟的“全国24小时送达”目标又大幅迈进了一步。

还有更具想象力的金融领域的合作。受益于此次合作,蚂蚁金服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未来蚂蚁金服与苏宁或将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未来苏宁在线上商城与线下1600多家门店,很可能都将接入支付宝[微博],双方在芝麻信用、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也将达成合作。

苏宁或借阿里摆脱困境

另一方面,希望摆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转型股价则一路震荡上扬,收盘报8047美元,涨幅为209%。

截至发稿时,苏宁云商已经连续两天涨停,而京东则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6%。华尔街普遍认为,阿里和苏宁的结盟对京东不利,但对于阿里巴巴的影响并不大。

阿里和苏宁的牵手,被不少网友编纂成调侃刚刚晒出结婚照的刘强东的段子,说马云和张近东的贺礼有点儿重,而且太走心。但是,在发布会结束之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和苏宁云商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战略合作是基于双方对未来市场方向和商业模式的选择,看重的是线上和线下两种资源的互补和叠加,而“友商”既不是考虑的出发点,也不是归宿点。

张勇说:“大家讲了很久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我们要有一个实践来推进这样的结合和‘互联网+’,希望能够在我们这个合作当中产生一种完全新的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

不过,京东对阿里和苏宁的联合也做出了回应,“京东始终相信,做好用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京东始终专注于此,成为用户体验最佳的网购平台。京东将继续专注于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最优秀的优惠价格。”

卓赛君认为,“阿里这次与苏宁的双剑合璧,毋庸置疑会影响中国零售业业态融合速率,加速中国零售产业的全产业链与全渠道的打通。建立于此之上的O2O等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模式必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大大推进中国零售互联网化进程。”

据孙为民透露,“阿里苏”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苏宁会在天猫上开设苏宁易购的旗舰店,苏宁的物流开始对阿里开放,苏宁的门店向阿里的商户开放,而最重要的是,双方大数据的打通。

张勇介绍,“我们会利用大数据,完成对消费者在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特别是随着数据的打通,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偏好信息,反馈到供应端,就可以为我们的生产商、供应商提供更多的价值。”

确实,线上线下的融合不仅仅是阿里和苏宁的课题,成败与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两家公司,数字商业和实体商业如何结合,也会是整个中国商业的一次重要探索。

发布会上,阿里和苏宁来自两个星球的桥段安排或许是准确的,橙色的球体代表阿里,蓝色球体代表苏宁,阿里橙拥抱苏宁蓝。只是短暂的采访,都能感受到两家企业文化、气质、行事风格的巨大差异。发布会在苏宁的会场举行,阿里巴巴邀请的互联网记者无法理解为何要把门锁起来开发布会,连上厕所都不允许,险些起了冲突,理由仅仅是某某总说不让记者先离场,而互联网记者发稿讲求时效,发布会刚到一半,离场发稿是非常常见的。

正如马云所说:“因为我们两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两家有自己相当庞大的组织机构,我们两家有受过不同训练的员工,但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放弃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看法。”

归根到底,商业逻辑再完美,最终都是落于人的问题,18万苏宁人和3万阿里人植根于非常不同的文化,尽管牵手只用了两个月,但要幸福可能要努力很久。

编后语:阿里和苏宁的忽然牵手,让外界一直津津乐道。两个拥有自己独特文化的企业,在这次的合作中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细细想来,两者牵手其实并不是意外,一个是线上霸主,一个是线下实体的资深者,此次合作能更好的补齐自身的短板利用对方的优势,对双方都有大益处。毕竟在商场上,获得双赢才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