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观察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观察 > 海外市场 > 正文

美国的大豆产业

时间:2015-09-02 01:01:50 来源:  作者:     【
核心提示:大豆在美国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在美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豆在美国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在美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约2600万公顷,产量7140万吨,美国生产的大豆中,本土大豆需求量为2343万吨,其大部分用于出口和生产乙醇生物能源等。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短缺与消耗量的增加,大豆与玉米作为生产生物能源的主原料,正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之态势,这为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美国豆农带来了福音,也为美国大豆产业协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大型大豆收割机正在收割大豆


世界一流的美国大豆产业协会

美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最大国,也是世界最大出口国,为了提高大豆种植水平、改善产业政策环境,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美国种植大豆的农民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协会,二是农业合作社。对美国大豆生产、科研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合作组织是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缩写ASA)、美国联合大豆基金会(United Soybean Board,缩写为USB)和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United State Soybean Export Council,缩写为USSEC)。以上三个组织代表了美国大豆生产和出口,每个组织在美国大豆行业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大豆协会:成立于1920年,是由24000大豆生产商自愿组成,由45位董事指导,积极为大豆生产商利益鼓与呼。主要职能:向美国政府、议会反应大豆生产、流通、贸易、生物燃料等问题;促使国会建立有利于美国豆农利益的相关政策法规、议案等。与美国政府机关签订协议,以获取开拓国际市场所需政府资金支持,并将此基金提供给USSEC。

美国大豆基金会:成立于1991年,由一项国会议案批准。基金来源于美国大豆生产者,豆农销售额的0.5%作为基金。该基金会由68位董事组成,由农业部任命。主要职能:为提高美国大豆需求和质量而进行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研发项目包括:动物营养、新技术应用、人的营养、大豆品种的改良。


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0月1日,是美国政府与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运作机构。是由美国大豆出口商及相关联行业成员组成,是一种非赢利组织,由19位理事会成员组成,主要负责美国大豆的出口业务。其主要职责:积极促进美国大豆向80个国家地区推广销售,提供大豆技术、贸易服务。项目涉及:家禽、猪、奶牛、水产的大豆压榨品以及大豆附加品市场扩展服务。

收割机粉碎的大豆秸杆洒落地里


现代化、高效率的Jack.Trumbo's农场

2007年9月20日,我们考察团一行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执行总监Miguel Escobar博士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Jack.Trumbo's农场,并现场观看了大豆收割过程。

Jack Trumbo农场的大片大豆地


Jack.Trumbo's农场是由5个合伙人组建起来的私营农场,占地面积约400公顷(6000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除此之外,以玉米、大豆为原料酿造酒,并生产一些简单化妆品等。该农场董事长是Jack Trumbo,他也是美国肯塔基州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品公司大豆基金会主席。

据Jack Trumbo介绍,在肯塔基州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品公司,大豆的产量一般为75蒲氏尔/公顷(1蒲氏尔=27.2154kg,1公顷=15市亩),遇到好年景最高产量为125~150蒲氏尔/公顷。种植大豆收益一般为1000~1500美元/英亩(1英亩=6市亩)。在该地区种植大豆,既不翻耕土地,又不实施浇灌,完全依靠自然下雨。因此,美国大豆产量(包括玉米)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对于杂草,仅是在播种时加入锄草剂即可。对于野鸟侵食大豆,豆农一般在一个很小区域种植向日葵以吸引野鸟,并在暗处,对野鸟实行猎杀(非国家保护)。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政府、农业保险公司向豆农实行补贴,以保障他们的最低收入水平。

美国大豆运输专用车


美国大豆收割日期的确定,首先由豆农向收购商报告初步时间,然后大豆收购商派专人到田间测定大豆水份,当水份低于一定标准时,确定收割时间。由于美国大豆收割机十分现代化与高效率,收割机在收割大豆的同时,就有过滤装置,将大豆中的草籽、杂质和不合格大豆筛除,与此同时,大豆秸杆粉碎入地作肥料。收割后的大豆直接通过运输车运送到大豆收购商那里进仓入库。我们参察团一行发现,两台大型收割机在不到1个小时几百亩的大豆就一扫而光,十分轻松、高效,若在我国这是不可想象的。此外,豆农到田间工作时,都开着自己的轿车到田间工作,十分现代(见图11)。总之,此次农场之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农民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