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的的啤酒行业都处于一个待整顿的瓶颈期。
近日,在国内有着多年发展历史的啤酒花企业,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也无能为力,不得不卖壳求生,将自己以61亿元的交易价格卖给了世界第四大啤酒商嘉士伯。
国内的四大啤酒企业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百威啤酒等,也相继出现了不一样的小幅度业绩下滑的情况。据统计,岛啤酒2015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为160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26%;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466%。10月27日,燕京啤酒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延续了今年上半年的下行趋势
业绩下滑,大量裁员
国外的啤酒市场中,作为收购啤酒花对象的嘉士伯在国外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其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净亏损约414亿元,公司方面分析这样的结果主要受俄罗斯和中国市场不景气所致。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成本的之处,嘉士伯随后就宣布了要大量裁员的消息,据相关消息透露计划在2018年之前裁员2000人,目前,已经有1300名员工收到离职通知,这次裁员的人数占嘉士伯员工总数的15%。
此次的裁员行动,虽然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够减少一定量的成本支出,然而合约的违约,已经让嘉士伯支付了更多的资金。据了解,嘉士伯花在俄罗斯的赔付金额约合46亿元人民币,中国和英国分别约合368亿元人民币和552亿元人民币。
从嘉士伯三季度的财报和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很难有实力去完成并购争夺战,为何还会坚持收购国内的啤酒花企业。
收购啤酒花,战略转型医药渠道
从此次的啤酒行业的收购行为中,可以看到,其实嘉士伯在以61亿元的资金收购了啤酒花持有乌苏啤酒全部股权50%之后,还能够获得啤酒花购买资产同济堂医药100%的股权。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嘉士伯的主业是啤酒,且已经拥有上市公司重庆啤酒,61亿转让啤酒是嘉士伯资产腾挪的好手段,在坚持啤酒这个主营业务的同时,可以选择将战略转型为医药流通企业,盈利能力将显著增强。
编后语:目前的啤酒行业整体的情况不好,或许此次转型的医药流通企业的战略发展会有惊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