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建设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建设 > 党建工作 > 正文

体制外招录彰显“唯才是举”

时间:2016-01-26 00:14:28 来源:  作者:     【

  10月13日,国家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度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首次仅面向体制外人员进行招录。这是因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现已打通了体制内的招录渠道,中直机关每年5月份会有一次公务员遴选,同时还会进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

  这就预示着从今年起仅通过遴选招录基层机关的在职公务员,“国考”不再承担为中直机关选拔基层公务员的职能,把数以千计的在职类职位完全留给了社会考生,使社会考生的通过率空前增大。

  以往中央机关在招录在职人员中对生源类别不加区分,除公安痕迹鉴定等特殊岗位限定具备相关职位工作经验之外,多数招录在职人员的职位,公务员与非公务员均可报考。由于大量考生取向趋同,不仅使得需要基层经验的在职岗位报考通道拥挤不堪,也因为职位区分度不高、考生与职位匹配不精确而增大了报考失败几率,使众多考生备尝挫败感。

  仅向体制外招录公务员无疑不是是一件大好事,这不仅仅增大了社会考生的通过率,而且体现了用人的公平公正。选拔公务员原本就该“英雄不问出处”,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犹记得一个典故“曹刿论战”。曹刿是一介草民,当齐国大军压境之时,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隐居于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庄公觉得他言之有理,就邀曹刿一起率军迎敌。曹刿“一鼓作气”大败齐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因此被拜大夫。

  古人尚能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今天我们何必还要在用人机制上人为的设置一些不必要的框框呢?

  笔者认为在仅向体制外招录的措施之外,唯才是举的步伐似乎还可以迈得更大些。不如不必把“文凭”限制得太死。非全日制、应届生以及同等学力者,只要有真才实学且德才兼备,都可以在招录选拔之列。对于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见义勇为者、地方好人、创新的先进人物等愿意为政府工作的,都可以被列为招录选拔对象。记得有一年央视采访民众愿望时一位民工说“我的愿望是当国家领导人。”我们听到这个也许会“呲之以鼻”,但是毫无疑问他的愿望是美好、积极向上的,应当给予支持。只要我们把人才选拔的范围放开了,有利于各行各业人才的成长,也有利于淘汰那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南郭先生”,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