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建设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建设 > 党建工作 > 正文

让实干者得实惠

时间:2016-01-26 00:14:30 来源:  作者:     【

  作者: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委书记 许国斌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人,对于营造良好风气、推动加快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德行为标准,坚持“重品行”的用人导向。“重品行”,就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通过述德、测德、问德三种方式相结合,科学、全面评价干部的德。个人述职述德。把德行作为干部工作总结、述责述廉、竞职陈述的重要内容,由干部本人进行自我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德的表现。民主测评测德。根据不同测评对象适当调整参评人员,采取正向测评、反向测评、抽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干部德的社会评价、群众口碑等情况。走访问询问德。在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和年度考核测评、民主评议等工作过程中,将德的表现作为征求内容,全方位体现干部德的真实性和群众公信度。

  以实绩为标准,坚持“重实干”的用人导向。“重实干”,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崇尚实干。坚持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既对照干部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整体定量评价,看日常表现,又对一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突发性事件,及时介入,深入现场考察了解,掌握干部在完成重要任务、应对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表现。重点倾向一线,注重选用有基层实干工作经验的干部。注重发展实绩,紧紧围绕发展选人用人,选拔有发展思路、有发展本事、有发展业绩的干部。

  以民意为标准,坚持“重公认”的用人导向。“重公认”,就是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其政治立场怎样,思想品德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要注重把群众感受作为检验干部业绩、识人选人的重要标准,把群众的有序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推荐、考察、讨论、公示等程序的监控,实行全过程记录,做到全程记录、有据可查。提高民意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分量,把选任过程、结果公开给群众,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以法纪为标准,坚持“三不”用人导向。即跑官要官的不用、送钱行贿的不用、官商勾结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不用。通过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真正把那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的干部选出来。构建立体监督网络。充分整合各部门信息,共享监督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各类举报平台,固定收集监督信息;聘请选人用人风气联络员和干部监督员,流动收集监督信息。全面提升监督手段。用实审计监督,对管钱、管物、有重大审批权的单位一把手,在任中、离任时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注重审用结合。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把涉及资金拨付、项目审批、执纪执法领域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尤其将一把手的监督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强化各级用人权、财政权、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