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建设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建设 > 党建工作 > 正文

论在党代表任期制背景下,如何激发基层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职能作用

时间:2016-01-26 00:14:40 来源:  作者:     【

  作者:北京市顺义区委组织部 所超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决定,并写入党章。2008年5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对全国和地方各级党代会代表的权利与职责、开展工作的方式、履行职责的保障及代表资格的终止和停止等作出规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区县的各级党委都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大力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出台了地方性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取得了很多成效,如增强了代表的主体意识、强化了党内监督、提高了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健全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但在制度日渐完备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的意识到,制度的出台并不等于措施的有效,更不等于可以直接产生效果。“经”有了,如何念好才是关键。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代表任期制工作也是如此,陆续出台的政策,不断健全的制度,都不过是为了有效激发党代表发挥职能作用的充分条件,而真正能否让条件产生实效,决定因素还在于党代表。特别是广大基层党代表,他们作为最直接联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线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直接收纳者和代言人,也是党和国家政策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职能活力和履职热情,深入而有效的发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作用,将党员群众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的反馈给党组织,那之前的一切都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绣花枕头用不得。

  目前,一些基层党代表在履职尽责时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面对“党代表任期制”这本“好经”时,出现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的情况,造成了“不会念,念不好”的窘困局面,对上无法将群众的呼声高质量不打折扣的传递出来,让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对下又无法将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及时的传播出去,让好政策引不起好反响,徒徒浪费了这本“好经”。而对于这种情况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氛围淡薄。“党代表”一词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说起党代表的职能,社会公众知晓程度往往并不高。这与当前党代表所面临的社会氛围有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群众自由活动空间日益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群众与党组织的距离和空间。对于党代表在群众中的角色塑造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同时,党代表的党内地位虚化,在群众中形成的只是开会期间“握握手、拍拍手、举举手、挥挥手”的固有形象短时期内无法改变,造成了一定的群众阻力。让党代表在履行联系服务党员群众职能时,也常常感到障碍重重。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党代表工作的宣传范围不广、力度不足,又加剧了群众对于党代表职能作用的陌生化程度,很多群众不熟悉党代表到底可以满足他们的何种诉求。进一步淡化了党代表发挥职能作用的社会氛围,十分不利于党代表主动开拓工作局面和创新工作方式。

  第二、主观动力有限。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代表要想打好联系服务党员群众职责这块儿铁,自身首先要硬气,有底气。但目前看来,一些党代表在履职尽责时,往往出现动力不足、自身不硬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代表职责不明。很多基层党代表对于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制度保障没有理解透彻,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看待问题时,条条之间、条块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造成其对自身的工作定位模糊,任务不明,对工作所要达到的具体效果认识不清。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自身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工作方式不熟。作为任期制背景下的党代表,其在任期内都享有代表权利,而不只是在召开党代会期间才发挥作用,在闭会期间也须要发挥作用。特别是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更应成为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导向。然而,这项工作对于很多基层党代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很多代表还不能熟练的运用熟悉的工作方式开展这项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代表运用自身能力开展工作的动力。

  三是投入精力有限。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是一项细致入微,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代表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原职岗位上以原职身份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对于以代表身份开展的联系服务工作,没有投入或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联系服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甚至忽略了用党代表的身份和角色去联系服务党员群众。

  第三、督促考核体系不全不严。基层党代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时,仅靠个体努力是不能达到基本制度目标的,还要依靠有效的督促考核体系。但就目前现有的督促考核体系而言,存在着体系不健全、落实不严格等问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具体实操性。存在着考核主体不明确,惩戒措施跟不上,考核内容界定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党代表不能把通过个体努力的良好联系效果转化为有效的推广模式,难以实现联系效用的最大化,无法体现党代表的特有职权特征和优势。对党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