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服务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服务 > 特产商贸 > 正文

辽宁朝阳:“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势强劲

时间:2016-01-28 00:23:24 来源:  作者:     【

  日前,记者从辽宁省朝阳市农委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从56家增加到109家,销售收入从57.9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4.52%;利税从6.6亿元提高到11.15亿元,年均增长14.85%。

  2015年全市农产品风光无限

  2015年,我市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制定了《朝阳市201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考核办法》。目前,全市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主干路建设已基本完成,水、电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通邮、通讯、宽带并网已全部实现,机构设置建设完毕,人员配置基本到位,新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5个。

  截至去年9月底,全市农产品出口额实现3208.54万美元。北票市蜂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龙城区禽蛋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区,喀左县杂粮出口示范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示范区。组织企业参加了2015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展会、辽宁省出口农产品推介会、韩国食品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在第九届中国辽宁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五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我市有3种产品获金奖,7家企业产品获“百佳品牌”称号。编制了《朝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喀左云城山庄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凌源市三道河子乡三道河子村被评为“2015年国家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申报国家级“一村一品”典型村4个,辽宁红旭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旭”牌小米、辽宁兴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御谷源”系列有机杂粮和朝阳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古果”牌平菇获“辽宁名牌农产品”称号,凌源市三道河子乡的食用菌以食用菌生产获得“辽宁省特产之乡”称号。

  过去5年产业化经营增势强劲

  “十二五”期间,全市初步形成了畜禽肉类食品加工、以杂粮为主的粮食加工、以脱水菜及酱菜为主的蔬菜加工、果品饮料加工、花卉加工、马铃薯和食用菌加工、中药材加工、棉纺织加工、葡萄酒和白酒加工、陈醋加工、造纸、木材加工12大农产品加工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已由2010年的148家增加到235家,带动农户数量由2010年的49万户升到2015年的60万户。农产品出口额由2010年的719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6263.17万美元,年均增长71.8%。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3个,省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4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6个。15种农产品获“辽宁名牌农产品”称号,13个乡镇获“辽宁省特产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