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乡镇风采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风采 > 风云人物 > 正文

“花将军”带出菊花“部队”

时间:2015-08-18 00:34:25 来源:  作者:     【


    
              冉秀清正在查看菊花长势。
  高频笑点乡村喜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述农民赵喜富(潘长江饰)阴差阳错当上村长,后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各种“疑难杂症”,并成功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故事。
  近日,这则故事在重庆市云阳真实上演。该县堰坪乡高新村妇女主任冉秀清引进低劳动强度的菊花种植,组织留守老人、妇女成立合作社,最终创出一条菊花产业链。冉秀清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花将军”。
  破解难题 创新引进菊花种植
  近日,在高新村千亩菊花基地,墨绿的菊花苗已窜了两尺多高。“你家菊花该‘断顶’(掐尖)了,这么粗的茎,下半年收成一定好。”“花将军”冉秀清正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举手投足间透着豪情。
  谈及菊花种植这一蒸蒸日上的产业,冉秀清称“很幸运”。
  2010年,曾在外打过工、当时任高新村妇女主任的冉秀清,收到一浙江工友从老家给她捎的菊花茶,称菊花在当地种植广泛,效益不错,更重要的是种植菊花的劳动强度要求不高,三四月份栽苗,10月、11月收获,60多岁的妇女都可以摘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所在的村民组,青壮年全都外出打工,只剩下30多个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冉秀清特意赶到杭州考察,再结合网上查询,坚定了她创新引种菊花的决心。
  2011年,冉秀清通过多方游说,组织10多户留守妇女成立云阳县鑫焘菊花种植股份合作社,种植了50多亩杭白菊。
  挣脱掣肘 打造“菊花”产业链
  第一年种植下来,他们只采收到3吨多鲜花,除去引苗成本、肥料、人工等,倒亏了几万元。
  “技术不过关,品种单一,是重要的原因。”冉秀清说。
  第二年,他们从宜昌请来技术人员,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亩产量。同时,还将单一品种扩展到杭白菊、黄金菊、明皇菊三个可食用的菊花品种。
  接着,冉秀清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上千亩幼苗培育、种植示范基地,以及一个菊花茶加工厂。
  并通过代理商、网络营销等手段,建起了一条鲜花生产、干花加工、市场销售的产业链。
  现在,合作社逐渐形成“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统一技术、统一质量、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注册“晚艳”牌商标,产品销售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海南、江西、浙江等地。
  去年,合作社菊花种植面积拓展到4500亩,实现年产值1200多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吃旅游饭 找到新增长点
  今年,冉秀清还从火热的三峡游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她将菊花产品作为地方特产,展示和销售到了三峡各景区的特色销售店。还利用云阳龙缸景区旅游人气,在通往景区的道路边,建起700多亩的菊花谷和一个大型菊花产品展厅。
  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基地除种植食用菊花,还引种了大量观赏菊花。
  “今年秋天,游客前来游玩,不仅可免费游花谷,还可亲手采摘菊花,品尝菊花茶、菊花宴、菊花酒,以及购买菊花盆景等。”冉秀清对合作社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如今,“花将军”领导的云阳县鑫焘菊花种植股份合作社获得市级龙头企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十佳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她个人还获得市科普惠农兴村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