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开始,宁夏在全区所有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6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活动开展情况到底怎样?党员干部群众的反响如何?近期,我们深入到固原市的泾源县、西吉县、原州区,银川市的金凤区、贺兰县,石嘴山市的平罗县,专门就农村创建星级服务型党组织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感到,农村基层党组织认识比较到位,行动迅速,调动起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农村党组织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抓手更实了
为规范农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自治区下发了指导性意见,明确部署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服务发展上,主要是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互助资金、促进“先富带后富”、强化村级“三资”管理;在服务群众上,主要是做好以“三化一满意”为重点的政务服务、建立政策超市、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做好以“老饭桌”为重点的为老服务、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加强民风建设、建立卫生保洁制度改善村容村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服务党员上,主要是建立“三建四关心”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开展“两培养一加强”活动、发挥好农村“双带”资金作用共三大类16项内容。各市县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从调研看,一些县乡村干部反映,过去,为了干出成绩,绞尽脑汁地想点子,总想做出一些“新花样”,好引起上级的注意,眼睛盯着外面,你创出一种新做法,我就要想出另外一种做法,唯恐落后于其他县、其他乡镇、其他村。有的做法今年叫这个名字,明年改个名字继续上报;甚至有的做法还没有产生效果,就放下不干,搞另一套去了。现在好了,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不用再想一些“虚、假、空”的点子,也不用“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新奇的路子,围绕自治区确定的服务内容做就行,创建活动更接“地气”了,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抓手更实了。
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自治区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针对村、乡镇、社区、中小学、高校、高校院(系)、卫生系统、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10个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分类制定了考核参考标准,并绘制成图表的形式,便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记和操作。关于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从0—5星级的考核规定一目了然。我们调研的20多个村,基本都对号入座地进行了自我评定,并确定了今后的目标,不管是自评为0星级的还是4星级的村,村干部都表示经过一到两三年的努力,有信心再添一个星。泾源县泾河源镇余家村是一个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定点帮扶,今年被确定为扶贫销号村,区直机关来村里担任“第一村支书”的同志告诉我们,刚来村上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压力很大,开展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后,有了定向“坐标”,干起工作顺手多了。在平罗县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10多位村党支部书记表达了这样的心声:他们干村上的工作没的说,处理矛盾和问题个个都有“两手”,但要让他们按照笼统的要求规范地做一些事情,还真不知道怎样“下手”,这下好了,上级组织给划出了“道道”,规定了“杠杠”,一看就知道怎么干,省事多了,只要按照服务内容和要求标准干就是了。
业绩与报酬挂钩对村干部的激励作用更加有效了
各市县在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施意见中,都把村党组织的服务成效与经济利益挂起了钩,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针对不同星级确定了数额不等的绩效补助标准。如,银川市确定的标准,五星级村党支部书记年度基础补贴加绩效补助,每年能拿到3万元以上,南部山区有的县五星级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能拿到2万元以上。过去,我们到农村调研,村干部经常反映工作任务重,补贴少,有的村干部心中还存有怨气。这次调研,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川区,村干部们都没有提这一话题,说的更多的是组织的关爱,从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补助,到城乡养老保险可以互转,再到不同星级村服务型党组织的村干部能拿到数额不等的绩效补贴,说起来如数家珍。金凤区的一位村支书说:“上级组织这么关爱我们,让我们享受缴纳养老保险待遇,还给养老保险补助,评上四星、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我们拿的补贴不比年轻公务员少,我当了20多年村支书了,现在是享受的待遇最好的时期,将来还会更好。”平罗县一位60多岁的老村支书兴奋地说:“我七十年代在工厂工作,八十年代初回村当了村支书,党的政策好,去年我转成了职工养老保险,补交了9万元钱,今年我按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每月拿2900元退休金,只要组织上不免掉我的村支书职务,我干到什么时候都行,要好好报答组织哩。”
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
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想干事、谋干事、创新性干事的越来越多。我们随机走进几个村庄,只见到三个村的支书,有的到自治区有关部门“跑项目”去了,其他几位有的去办理移民搬迁的事了。在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村支书潘建伏领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的新胜小康村提升工程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园区,并向我们介绍了新胜村的发展情况。2010年以前,新胜村是全县有名的“上访村”“空壳村”“党建后进村”,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600元。2011年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充分利用地处城郊、工业企业集中、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机械设备租赁、日光温棚、养殖种植、劳务输出等产业,短短4年多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436元。今年初,村党支部研究提出了“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壳发展”的思路,注册成立了宁夏胜豹特种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把村上一些“能人”创办的种养殖公司、酿酒公司等以入股的形式纳入,村民参股40%,村集体参股30%,银蓝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参股30%,变“单打独斗”的“小作坊”式经营为握紧拳头组团成“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今年5月,又与“浙江第一村”花园村联合,花园村派副书记担任新胜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以“人才+资金+土地”的形式,联合发展。
评星定级活动应形成合力,加快步伐
进一步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调研中发现,有些村党员干部特别是发展相对滞后村的党员干部,对创建星级服务型党组织理解不深,认识片面,认为村里“底子薄”、基础差,再怎么干也赶不上先进村,再怎么评也是落在后面,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一思想上的问题,各县(市、区)和乡镇要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利用有关会议、村干部培训、下村调研、检查等多种时机,重点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开展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关注后进村,多往后进村走,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后进村的进步,多鼓励,激发起他们的追赶意识。
因地制宜地调整和完善定量考核参考标准。自治区确定的村创建星级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参考标准,定性的较多,定量的很少,这主要是考虑到各县(市、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让各县(市、区)在具体操作中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有的县(市、区)制定的考核参考标准,能量化的几乎都做了量化,这样做主要是便于考核。但在调研中,有些村支书包括一些村干部对此有些反映,主要集中在随着星级的递增,有的县(市、区)要求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室内场所面积、活动场所室内面积、群众活动广场面积随之增加,有的村根本就达不到,用他们的话说,村和村的人口数量不同,不管是上级拨款建还是扶贫单位援建,建大了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会增加维护费用,这些场所只要能满足村民群众需要就行。调研组认为这些村干部的反映合理,建议有关县(市、区)举一反三,真正从实际出发,尽快对已经制定下发的不同类型星级创建考核参考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加大对创建活动中典型村党组织的宣传力度。创建村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典型的引领作用很重要。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微信等平台,加大对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既要宣传星级多的先进村党组织的做法经验,也要对进步较快的星级少的村党组织进行大力宣传,让每个村都看到希望,让真正服务群众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已向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了2251名干部,其中1094名干部担任1094个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占到全区行政村近二分之一。自治区下发的《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暂行办法》对“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管理考核、工作制度和纪律、服务保障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一书记”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关键是处理好“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的关系。要加大对“第一书记”的培训力度,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应围绕如何开展农村工作、如何处理农村人际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的关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理论、政策和方法上提高“第一书记”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各市应借鉴固原市的做法,针对“第一书记”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训,课程安排上以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为主。要加强对“第一书记”工作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不断总结经验,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要及时通报表彰。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政研室)
(宁夏《共产党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