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坚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政绩之本” 和“固本之策”,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以“三破三立”“组合拳”精准发力,有效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实现由“虚”到“实”的全面转型。
破除农村党建“边缘论”,立“领导核心”之本。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从思想“总开关”入手,建立党委(党组)定期讨论研究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双述双评双考”制度、农村党建工作“双百分”考核制度,广泛开展党员群众教育引导“六四二”工程,切实校准领导干部“政绩坐标”、激发党员群众“爱党认同”;从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着眼,积极向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延伸,抓好组建、管理、活动、考评“四同步”,全面推行“党群共建”、“四议两公开”、“四方商谈”等联建共管机制,有力重塑了党在农村各领域的核心地位。
破除农村党建“软骨症”,立“固本培元”之基。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人、缺钱、缺场所等问题,坚持“大党建”理念,建立起市镇齐管、条块联动、多方共投的人财物保障机制,连续9年实施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狠抓村级台账资料和功能站室清理规范,有效实现“建管并重、减负增效”;连续6年累计选派116名机关干部到“三弱”村担任“第一书记”,连续8年每年选派100名副科级党员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联助书记”,并在全市凝聚党群骨干选建6286位村(社区)党员中心户、1.1万名村组联络员以及12类2206支7411人的“一综多专”服务队伍,实现农村党组织“强筋”与“壮骨”的有机统一。
破除农村党建“空转病”,立“发展惠民”之效。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实、不硬、不作为等问题,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体目标,每年确立农村党建“十大民生工程”,列入全市年度工作重点予以督查和推进。实施党员“双亮工程”,全面推行“三理工作法”,近三年全市党员干部走访接待群众7.1万人次,疏理社情民意5.9万条,带动志愿者在线注册达9万多人。建立“如皋市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联席会议”,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创新出台“八条禁令”,持续深入开展“全面小康先进村(社区)”、“四有一责”示范村(社区)创争活动,“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达12.4%,有效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互促共赢。
(如皋党建云平台供稿——王贞慧、肖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