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乡镇网

您好 欢迎来到特色乡镇网!

特产博览 |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博览 > 特产书刊 > 正文

手工制苕粉“非遗”传美味

时间:2016-01-12 00:20:51 来源:  作者:     【


①制粉人员对磨浆的红苕进行第一次滤渣,准备沉淀。


②用瓷缸在开水锅内勾芡,这是制粉的关键工序。


③在瓷缸内揉粉,这个工序要用劲揉40分钟左右。


④在热水锅上出粉,水温的控制影响粉条的形状。


⑤经过热水的粉条立即要转入凉水,由专门的捞粉人员剪断捞起。


⑥在凉棚下晾晒粉条。

“芡打得好不好,关系到粉的口感和绵柔度。”1月5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手工红苕粉”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李亚平把瓷缸放进沸水中,为出粉勾芡。“温度一般控制在70度左右,这个只能凭经验和手感。烹煮过程中易断的粉条,常常是芡过老或过嫩。”


打古手功苕粉有上百年历史,十二道工序,它晶亮透明、久煮不烂,不浑汤,能回锅,深受消费者喜爱。


“打古手功苕粉制作主要有洗苕、磨浆、滤渣、沉淀、揉粉、出粉、晾晒等12道大工序,小工序更多。”李亚平介绍,“要制出优质粉条,沉淀就要进行很多次,100公斤红苕只能出10斤—15斤粉。”而勾芡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李亚平13年前拜师学沉粉,3年前才出师勾芡拿瓢制粉。


2013年,李亚平成为打古手工红苕粉传承人,开始在师傅教授的技法上琢磨苕粉新创意,着手从口感、品相等方面改变提升手工红苕粉的质量。“现在很多人慕名来购买,每年在家中就能销2000多斤。”


打古镇党委书记王元斌介绍,打古镇属丘陵地带,土壤干湿度适中,原生板栗苕生长周期长,淀粉含量高,特别适合制作手工粉。“我们正利用非遗手工红苕粉做文章,让它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创业就业的媒介。”(四川农村日报 杨涛 李旭东 特约通讯员 金其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