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色须镇红旗一村村民活动室里早早便热闹了起来,参加色须镇达拢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137名村民聚集在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大家爱谈笑交流着,喜悦之情在每个人的脸上荡漾开来。原来,今天是合作社年底分红的日子。
分红大会现场
石渠县色须镇达拢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6月,属于该县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发展的首个试点项目。最初,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极力劝说下,16户牧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合作社,自此便开启了该县高原生态科学畜牧的探索之路。在经过半年的试运营后,初见成效的合作社走上了正式规范化运营的道路。去年,乘着全州扶贫攻坚的劲风,石渠县县委、政府瞄准产业扶贫的脱贫致富道路,紧抓扶贫攻坚机遇,将合作社发展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加大对合作社发展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利用生态畜牧、特色手工业等优势资源探索产业扶贫道路,打开群众通过双手勤劳致富的道路。
“石渠县是四川第一畜牧业大县,拥有可利用草地资源190余万公顷。要说产业扶贫的优势资源,畜牧业理所应当居于首位。”县委书记伍强在谈及产业扶贫项目选择时说到“虽说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使得牧民群众增收难、发展难,积贫积弱,其结果就是扶贫效果始终难以提高。而色须合作社的成功运营,为我们走出这一困境指明了道路——引导困难群众利用本地优势产业以‘支部+合作社+市场’的形式,抱团取暖,发展生产。”
喜领分红
惠民增收 “富”思想
在红旗一村年底分红大会现场,合作社一年的“收获”被一摞摞整整齐齐码在桌上,足足有87万之多。在分发红利时,笔者注意到一位40多岁拄着拐杖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他叫地弟之前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名,从小右腿便落下了残疾,家里有5口人,夫妻两拖着三个孩子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度日。而今天地弟被评为致富能手,双手捧着刚领下的红利乐开了花“去年我们一家光参加合作社产品加工、网围栏管理、种草等工作所得的分红就有4万余元,这跟我没参加合作社之前真是天壤之别啊,以后我的日子可是越来越有指望了。”
“之前我们养牛,出栏少不说,牛奶、酥油、酸奶这些也没有销路,更没有打工挣钱的想法和门路,现在好了,力有地方使、钱也有门路挣了,我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只要我手脚勤快些,就一定能过上好生活。”一位名叫其美多吉的村民告诉笔者,没加入合作社之前他与当地的许多村民一样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虽然家里有牛或者羊,但生活始终过的很困难,温饱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增收致富。而去年,通过县上将合作社作为基础大搞产业扶贫后,村里所有的78名立卡户、贫困户都被吸纳到合作社中投工投劳、发展生产,合作社的一部分收益用来发展,另一部分则当作红利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分给大家,看到收益的大家都愿意加入合作社,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改善家庭的生活。
牧民地弟喜领分红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