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破解加工短板,打造“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目前,全县农业标准化基地突破200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83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3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11家、产业大户2318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粮食、畜禽、果蔬、茶叶、竹木、油茶等主导产业呈现“龙头引领、基地扩展、组织联接、大户参与”的良好发展态势。
桃源县坚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对192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实行县级领导领办、责任单位承办、专门班子经办,促进了项目的落实。按照“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要求,结合桃源实际,制定了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三年发展纲要、年度实施计划,出台了扶持补助办法、项目申报指南、绩效考评细则、资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确保了“特色县”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该县从特色县建设项目中安排资金9000万元,县财政配套1000万元,以县城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为主体,发起筹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2015年8月,“特色县”融资担保公司正式挂牌运营,预计每年可担保融资2亿元以上。设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鼓励企业入园发展。目前,辣妹子食品、蜀中情食品等亿元项目已相继投产;佳奇食品、津山口福等本土企业已入驻园区;特别是新引进了加加食品、大湖股份、惠生肉业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为提升产业级次,该县积极开展校企、院企产学研合作,对全县农产品深加工进行技术指导和新产品开发。目前,该县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企业教授工作站2个、市级博士创新团队1个,正在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先后组织部分企业负责人赴高校交流技术培训、赴外省洽谈合作,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机关单位优化千项服务”活动为载体,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由科技特派员实行“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县特色办和相关职能单位联动配合,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实施扩改升级。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
2016-01-28